1, 股東分析:
2023年年報股東變化:易方達上證50增強減持1370萬股,股東排名退到第九位;滬深300指數本季增持800萬股,股東持股排名第六,比三季度提升一名;社保101組合退出前十大股東,至少減持了700萬股;國內一位自然人以5163萬股持倉排名第十大股東。外資通過深股通大幅減持了2.78億股。其他股東持股基本沒變化。
持股股東數從三季報的53.02萬戶增加到57.33萬戶,4季度增加了4.31萬戶。可以看到第四季度深港通依然在大舉撤離,這符合去年年底那波外資大規模撤離。
2, 營收分析:
2023年年報營收1646.99億同比下降了8.45%;凈利息收入1179.91億,同比下降了9.33%。非息收入中手續費收入294.3億,比去年同期下降2.58%。更多的數據請參考表1:
表1
平安銀行的營收表現符合去年全行業經營壓力增大的趨勢。營收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利息收入下降,畢竟目前中國銀行業的現狀是利息收入占大頭。平安銀行利息收入下降既有外界客觀的影響,也有自身主動調整風險資產結構的因素。
平安銀行第四季度單季凈利息收入266.36億環比下降9.33%,總資產和生息資產在第四季度有小幅擴張,這說明凈息差下降還在持續中。根據年報披露,平銀第四季度的凈息差2.11%比三季度的2.3%下降了19bps。我們可以分析一下凈息差下滑的細節,如下圖1所示:
圖1
從圖1中可以看到,四季度平銀的資產收益率下滑了19bps,總體負債成本保持不變。第四季度貸款收益率5.08%比三季度的5.33%下降了25bps。如果繼續追究細節,我們會看到貸款收益率的下降既有結構性因素,也有價格因素,如下圖2所示:
圖2
從圖2我們可以看出:個人貸款的平均收益率從三季度的6.39%下降到第四季度的6.1%,環比下降了29bps。對公貸款的收益率從4.03%下降到3.89%,環比下降了14bps。這兩塊都屬于價格下滑因素。另外,我們也會注意到對公貸款的日均余額增長3.4%,個人貸款的日均余額下降了2.3%。這就使得低收益的對公貸款占比提升,也就是我前面說的大的結構性因素。除了大的貸款分類中存在結構性因素,在個人貸款內部也存在結構性變化——按揭貸款和抵押類經營貸款的余額和占比提升,信用卡和消費類貸款的余額和占比下降。占比上升的屬于低收益、低風險的個人貸款,占比下降的屬于高風險、高收益的個人貸款。
2023年整個銀行業的外部經營環境表現為對公強零售弱。由于居民部門和商業公司的需求疲弱,信貸資源顯著向中央和地方政府主導的項目傾斜。政府項目一向不是平安銀行為代表的股份制銀行的強項。
平銀面對外部環境的壓力沒有輕易放棄自己的強項——零售業務,去跟風做政府基建項目,而是利用這一年對自身的資產結構進行主動調整:加大發掘低風險高質量的客戶,將業務向更具持續性的方向發展。雖然,短期營收壓力比較大,但是長期看有利于基業長青。
3,資產分析:
總資產55871.16億,同比去年年報增加4.99%。其中貸款總額33201.1億,同比去年增加2.4%。總負債51147.88億,同比去年同期增長4.66%。其中存款34582.87億,同比去年同期增長3.16%。更多的數據請參考表2:
表2
從資產負債表的同比和環比變化中,我們可以看到平安有明顯的調結構跡象。其中對公貸款增長和零售貸款下降是為了適應外部經營環境的變化。平安銀行的零售存款去年表現靚麗,這說明經過幾年的持續耕耘,平安銀行的零售客群基礎有了很大改善。
4,不良貸款:
2023年年報不良余額360.36億比三季報的355.98億增加了4.38億,不良率1.06%比三季報的1.04%上升了2bps。貸款減值余額1000.45億比三季報的1006.06億減少了5.61億。作為不良貸款蓄水池的關注類貸款占比1.75%比三季報的1.77%下降了0.02個百分點。
根據平安銀行的年報披露,不良生成率1.89%比2022年提高了0.17個百分點。可見,目前平安銀行的資產質量壓力還是略大的,不過好在平銀的減值力度不低,覆蓋現有的不良沒有問題。
不良覆蓋率277.63%比三季報下滑了4.99個百分點;撥貸比2.94%和三季報持平。
5,資本充足率:
核心一級充足率9.22%比三季報的9.23%下降了0.01個百分點,同比去年年報的8.64%,顯著上升了0.58個百分點。風險資產增速較低的背景下,資本內生補充能力是不錯的。
6,分紅
平安銀行整個2023年年報最大的亮點莫過于大幅提升了分紅比例。根據平安銀行年報披露的分紅預案:
擬以本行2023年12月31日的總股本19,405,918,198股為基數,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人民幣7.19元(含稅),合計派發現金股利人民幣13,953百萬元。
大幅現金派息139.53億元,分紅率被一舉提升到30%。昨天,平安銀行收盤價10.23元,這就相當于股息率達到了7.03%。過去平安銀行給投資者的印象是增速高但是分紅低。今年一改常態,分紅率直接向四大行看齊。
很多投資者私下問我,這么高比例的分紅,會不會嚴重影響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不會一邊大比例分紅,一邊啟動再融資吧?
對于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是否啟動再融資這個是由董事會根據公司發展需求決定的,我不好妄加揣測。但是,起碼從目前的數據看,今年的大比例分紅不會直接導致核充率大幅下滑,進而誘發股權再融資。原因主要有如下3點:
第一,平安銀行雖然入選了國內系統重要性銀行,但是在第五檔,對于核充率的要求只是7.75%,目前平銀9.22%的核充率超過標準較多,再融資的需求不急迫。
第二,平安銀行轉型零售業務后,對于資本的消耗下降。特別是今年開始實施的中國版巴塞爾III協議,對于零售資產的權重優惠顯著提升,非常有利于平安銀行的資本金節省。
第三,從目前國內的經濟現狀看,零售業務很難馬上恢復高速增長,所以可以預見2024年平安銀行的資產增速雖然會高于2023年但是也不會馬上飆升到雙位數,對于資本金的消耗是可控的。如果快速擴張的可能降低了,那么增加現金分紅回饋股東是值得鼓勵的。
7:總結:
2023年年報,經濟環境對整個銀行業的經營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戰。平銀經營特質(零售為主)受到的影響更大。但是,面對著經濟大環境的經營壓力,平安銀行還是穩住了經營的基本盤,保持了資產質量的基本穩定。平安銀行一方面在積極調整資產結構修煉內功,一方面也對風雨同舟的股東報以最大的善意。
雖然,經濟復蘇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我相信整個銀行業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下半年應該會看到基本面的改善。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finance/48542.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