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喜馬拉雅目前已經實現盈利的深淵意義,是重新審視喜馬拉雅上市和音頻賽道當下處境的關鍵。無論是過去幾年整個互聯網行業所面臨嚴峻挑戰,還是僅從音頻這類相對低調的商業模式來看,在未上市前就已經實現千萬級的季度盈利,都是優秀且稀缺的成績。
關于盈利背后原因的歸納,業內人士認為,這和喜馬拉雅近兩年在多個方面持續地進行優化升級有著密切的關系,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喜馬拉雅在一些更深層次的地方發生著微妙的轉變,而這些變化恰恰對盈利帶來了一些關鍵性的影響。
據了解,最近一年喜馬拉雅內部在解析戰略和上下對齊目標過程中,經常聽到和提及的就是“One Team”,這一認知變革,不但加強了管理層的凝聚力,加強了高管團隊建設,也提升了整個公司內部的信息傳播和決策效率。“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管理層可以更加深入到一線了”,一位內部員工評價道,“各部門的具體問題都能更快速被傳達,人事合一,公司戰略的執行也更高效了。”
過去的一年,喜馬拉雅將原先前臺的二、三十個業務線歸攏為自營業務、平臺業務和親子業務三大核心業務,并與之匹配搭建團隊架構并進行團隊間協作。喜馬拉雅的內部信息透露,其目前的營收增長主要基于三塊核心業務的健康發展,而對于一些雖有營收但缺乏潛力甚至可能有損于用戶體驗的業務線,則是被果斷改換。
其中“話費券廣告”就是因有損用戶體驗而下架的典型案例之一。“其實這種互動廣告業務在互聯網平臺挺常見的,直接砍掉就等于是自動放棄了每個月大幾百萬上千萬的廣告收入”,喜馬拉雅內部人士說,“但管理層堅持砍掉,這算是一個信號吧,喜馬拉雅還是要以用戶為中心、以長期主義價值為考量去做業務。盈利是正確方向下執行的附加結果。”
可以看到,在核心管理團隊投入一線,組織打法聚焦之后,喜馬拉雅不再盲目追求外延增長,而是由增長驅動向用戶價值驅動,增長提效,降低營銷占比的戰略邏輯轉變。據悉,從2022年Q4開始,喜馬拉雅的增長和主業務團隊進行了一系列的創新渠道拓展,提升了在獲客拉新方面的效率,在順利完成業務目標的情況下,Q4的投放效能也達到了歷史新高。
此外,對原創內容的堅持也為喜馬拉雅構建了更加長坡厚雪的內容護城河,持續提升對技術、AI應用的投入,則保證喜馬拉雅能夠繼續完善自身的技術護城河。這些非即時反饋和長期投入的基礎工作,也會是喜馬拉雅盈利可持續的基石。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finance/45614.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