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疫情再次抬頭,將制造業中的庫存問題再次展現出來,由于經濟快速發展,加上互聯網科技的進步,致使很多制造企業大批量生產產品,在正常銷售的情況下,這不是問題,但是一旦遇到疫情,就出現貨物堆積問題,如何更好更快解決,這是個問題。
前段時間,北京小張在必要商城上買了一個臥室床,訂單轉化成采購、生產、物流等數據計劃指令,流向各部門終端。20天后,這個消費者通過電商平臺“反向定制”的產品將完成生產,由工廠直接發貨,配送到達消費者手中。
憑借“先下單再生產”的C2M模式,必要商城找到了一條用“互聯網+”解決制造企業產能過剩和供需錯位等轉型痛點的新路。
精:用戶下單后才生產
創辦必要商城平臺之前,曾是百度高管、樂淘網創始人的畢勝早已實現財務自由。
畢勝曾研究過許多零售上市公司的財報,發現商場里幾乎所有常用品牌的售價都是成本的五六倍,但有很大一部分品類都僅有微薄的凈利潤,剩下的全是虧損。而即便是那些僅有微利的品牌,如果庫存的計算方法稍稍一變,也會變成虧損。
在B2C電商領域,賺?錢者同樣寥寥無幾。因為流通、庫存以及流量等成本太高根本無法盈利。畢勝說,他找到的破局辦法是C2M模式,以消費者需求為開端,用互聯網數據驅動生產制造,直接連接消費者與生產制造商。“這樣才能把所有的流通環節、庫存全部打掉,用戶下單才生產,不僅實現零庫存,也能最大程度降低產品成本。”
在這一模式里,必要商城扮演的角色很簡單,一方面確保生產廠商能夠在每單中穩定獲利,另一方面為消費者提供高性價比的商品,實現三方共贏。
C2M模式的吸引力似乎不錯。目前其通過與Burberry、Armani、Diesel、Adidas、CK、始祖鳥、新秀麗、依視路等全球頂級大牌的制造商合作推出產品,已進軍眼鏡、家居、箱包、服裝、個護等20大品類。
細:推柔性生產線改造
畢勝回憶,必要商城的合作條件頗為“苛刻”:必須是全球頂級制造商、必須擁有自己的柔性制造鏈、必須接受必要商城的定價體系、必須與全球頂級的設計機構合作。
傳統制造生產模式是大批量少品類,只要一開機器就是一萬件;而C2M模式注重的是個性化定制、高性價比的前端用戶體驗,100件也得開機生產。這就意味著,制造商必須進行后端供應鏈的改造和重構。
改造或者新建柔性生產線的投入不菲,經常一條生產鏈的改造要在5000萬元以上,而且需要不短的時間成本。首吃螃蟹的3家合作伙伴,僅柔性生產線的改造最短的花了七八個月,最長的一年零四五個月。
一直到必要商城上線時,真正談成合作的只有3家,分別是上海的依視路代工廠、東莞的burberry代工廠和一家湖北的耐克產品制造商。
“制造業不像互聯網產品,有個BUG馬上改了就能上線,工廠的一個模具開壞了,沒有3個月投不了產。”畢勝說,必要商城用了2年多的時間去改造前端的生產企業,以適應柔性生產的需求。作為一家電商平臺,前兩年時間都沒有上線,這是罕見的。
畢勝認為,前期的積累讓必要商城深入產業鏈,這讓其模式難以復制。現在,他仍把主要精力放在談合作企業和開發系統兩件事上。
未來,必要商城將全力以赴,攜C2M模式打造“中國制造高品質供&需運營”的操作系統,并且在這個操作系統的幫持下,借助C2M模式扶持電商平臺,幫助制造企業獲得產業鏈,實現“零庫存”,進而推動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finance/26114.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