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領域,共同富裕絕對是當前的一個熱頻詞匯在4月20日至22日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上,一場主題為共同富裕與包容性發展:做大蛋糕與分好蛋糕的分論壇聚集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彭森,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等大咖,對共同富裕如何實現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還是市場經濟
共同富裕與包容性發展:做大蛋糕與分好蛋糕的分論壇。中新經緯 薛宇飛 攝
共同富裕最近討論得比較多,我覺得看結果很重要,因為大家一般習慣看結果,但是,更重要的是要看過程與起點,也就是說這個蛋糕是怎么做大的劉世錦稱,改革開放的市場化改革,最大程度地解放了社會生產力,激發每個人的積極性與創造性,把蛋糕做大了,這個認識很重要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是實現共同富裕的第一階段如今中國進入到了第二階段,就是讓收入相對低的那部分人也富起來也就是說,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又回到了最初的問題
但是,自共同富裕被重新提出來以后,社會上有個別聲音認為,中國又要回到計劃經濟的老路,吃大鍋飯,甚至是殺富濟貧對于這種認識誤區,與會專家在論壇上進行了糾偏正名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所以,是求了結而不快樂,是偷賊而不做。故謂大同外不閉。中新經緯 薛宇飛 攝
劉世錦稱,浙江省之所以被選為共同富裕示范區,有三個特點值得關注一是,浙江的市場經濟發展水平比較高,二是,浙江的民營經濟發展走在全國前列,三是,浙江的數字經濟發展處于全國領先有一種觀點認為,收入差距大是因為搞了市場經濟當然,市場經濟是有缺陷,但大量案例特別是浙江的案例表明,把能夠調動廣大企業和人民群眾積極性的市場經濟搞好了,收入差距是偏低的反而,有些地方正是因為市場經濟發展水平比較低,民營企業占比比較低,收入差距相對更大
彭森也認為,浙江市場化改革起步比較早,市場發育比較好,人民收入水平比較高,浙江在高質量發展基礎上實現共同富裕,會對全國的共同富裕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中國歷史上的大同社會。人類理想社會的概念和追求由來已久。老子提出了“小國寡民”的理想社會,孔子提出了“天下有道”的理想社會,墨子構想了“尚賢”“尚同”的理想社會。”所有這些偉大的社會理想都把不貧困,不富裕,不貧富,不剝削,不壓迫作為自己理想的重要內容。
公平很重要
對于實現共同富裕的方式,與會專家們也給出明確路徑。儒家經典《禮記禮運》甚至提出了“天下為公”的思想,“當你在旅途中,天下為公。
劉世錦稱,他的基本觀點是要提升人力資本舉個例子,四十年前一個村子里的兩個人,一個上了大學,成為企業家,另一個在打工,他們的收入差距很大但這兩個人的本事,能力真的差那么多嗎其實不會差那么多,我們只需要把打工的那個人的能力充分釋放出來,就可以了我們既要重視收入分配上的差距或者不公平,但更要關注在起點上,在發展環境與條件上的不公平,所以,如果一定要講公平的話,發展起點,發展條件上的公平更重要
他接著講了三個均等化一是,低收入群體實現人力資本提升的均等化,二是,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目前基本公共服務欠帳最多的是就是對低收入群體,三是,發展機會的均等化劉世錦說:把這三個均等化做好的話,就能在起點公平上取得長足進步,其結果就是收入差距的縮小,以及共同富裕的實質性推進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就提出了自己的理想社會。選擇天賦和能力,談信仰,培養相互理解,老人不要單獨親親戚,不要只有兒子和女兒,這樣老人終成眷屬,強者有用,年輕人有優勢,喪偶孤獨生病的人養,男人有分,女人有歸。如果貨物被遺棄在地下,它們不需要藏在自己里面;邪惡不是為了自己的身體,而是為了自己。。中新經緯 薛宇飛 攝
劉尚希則稱,實現共同富裕,就要形成一個人人參與,人人努力,人人共享的社會格局人人參與就是機會要均等,起點要公平,現在的一些體制機制妨礙了機會公平或起點公平,有的人連做蛋糕的機會都沒有,怎么去分蛋糕,接下來就是要破除體制機制的障礙
他表示,人人努力就是要有激勵機制,有了激勵機制,就能把每個人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出來人人共享就是過程要公平,還要有底線公平
劉尚希強調,如果過程不公平,出現了大魚吃小魚以及壟斷,那就會產生貧富差距拉大的問題,因此,人人共享就是確保市場機制在法治的軌道上運行至于底線公平,則是要讓所有人都有基本的生活保障,這方面,財政投入應發揮更大作用
任務很艱巨
彭森稱,談到共同富裕,會讓人們聯想到中國古人所設想的小康與大同經過四十余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而到本世紀中葉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的目標,則可以看作是古人所希望的大同社會從本質上來講,共同富裕還是一個發展問題
而且,共同富裕不可能一蹴而就,彭森用了一連串的經濟數字予以說明他說:改革開放之前,中國的人均GDP只有239美元,到本世紀初,人均GDP到了1000美元,又直到去年,中國人均GDP達到11000多美元這個夠不夠很明顯是不夠的按照新的目標,到2035年中國的人均GDP能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也就是20000美元以上,而要達到這一目標,關鍵的一條就是中國經濟要實現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
在‘十四五’‘十五五’期間,人均GDP的年均增速要分別達到4.5%,4%,這樣的話,到2035年我們就能實現在‘十三五’和2035年遠景規劃中所設定的目標他接著說,這個工作是非常艱巨的,需要把經濟的穩定發展搞好
彭森最后表示,面對經濟方面的挑戰,還是要通過改革,特別是市場化改革,推動建立一個長期穩定發展的體制機制去年以來,中央出臺了一系列市場化改革的文件,包括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構建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等文件,主要的想法還是通過市場化改革破解經濟發展中的矛盾,為高質量發展開辟道路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finance/25260.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