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太原抗擊新冠疫情正處在關鍵時期,根據太原市近日“三區”管控范圍的動態調整,一些社區疫情防控壓力增大,急需志愿者協助工作,在這緊要關頭,小拉出行廣大網約車司機積極響應號召,站得出來、沖得上去,主動投身一線志愿服務,用實際行動踐行社會責任,用志愿服務精神彰顯小拉司機擔當。
“您好!我們是山西天龍救援隊,現在來到杏花嶺區報到,隨時可以參與全員核酸檢測秩序維護工作。”
4月13日凌晨5點,天色未亮,小拉出行網約車司機甄強和他所在的山西天龍救援隊的隊友們,便陸續接到杏花嶺區人民武裝部通知,需要他們即刻前往杏花嶺區大東關街152號恒久茗園小區,協助防疫人員對轄區內居民進行全員核酸檢測,負責現場秩序維護。
接到命令僅1個小時后,甄強和隊友們便穿戴好了全套裝備在指定地點完成集結,開始搭建臨時核酸檢測點,以便在7點準時開展全民核酸檢測。
初春的太原,清晨的溫度僅有9度,為了便于行動,甄強和隊員們沒有選擇穿上厚重的棉衣,而是穿著一身火紅的單衣隊服,在涼風中堅守崗位。從凌晨6點至中午12點,雖滴水未進,但對于每一位前來進行核酸檢測的居民都耐心叮囑要保持安全間隔、不要摘下口罩、注意自身防護,熟稔且細致。
其實像這樣的抗疫志愿活動,甄強早已不是第一次參加了。早在新冠疫情剛剛爆發的2020年初,甄強就已經報名成為了一名抗疫志愿者,駐守在長風街高速路口1個多月,負責對來往車輛進行消殺。當時正處于農歷新年,雖然無法陪伴在家人身邊,但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守護著自己的城市與家園,甄強無怨無悔,妻子與女兒也給了他絕對的支持。
“付出比收獲更快樂,給予比接納更心安。我們作為志愿者,其實能做的比醫護人員少很多,但是能出一份力就能多一些正向的力量,大家凝聚起來就沒有什么難的事情。”2018年4月,秉承著為這個社會出一份力的甄強選擇加入了山西天龍救援隊,參與了近百次志愿服務活動,其中既包括了2019年的二青會安全保障、2020年的太原馬拉松安全保障,也包括多次的驢友失聯援救工作。義無反顧,甄強總是選擇出現在最需要的地方。
2021年底,隨著小拉出行在太原的開城,考慮到接單自由、收入不錯,甄強選擇成為了一名小拉出行的網約車司機,并把志愿服務的理念也帶到了自己的工作中來,帶動身邊的網約車司機一起在工作之余參與志愿活動。不僅如此,他還習慣將救援隊的工作證掛在車內,救援裝備存放在后備箱中,便于隨時參與任務。
甄強告訴記者,“這個工作證經常會有乘客看到,然后他們就會詢問我,我也就會和他們分享一些志愿服務的經驗和見聞,挺好的,正能量需要傳遞嘛,而且他們也都說看到這個很安心,覺得坐我的車很有安全感,也會信賴小拉出行這個平臺。”
在小拉出行網約車平臺,像甄強這樣熱心防疫的志愿者還有很多。
“核酸檢測在這邊,大家先打開健康碼,不要著急一個一個排好隊!”
同樣是4月13日,家住在尖草坪區匯豐街道乾澤園小區的小拉出行網約車司機郭大海,一大早就穿上了社區志愿者的紅馬甲,義務幫助社區進行人員引導登記、秩序維護。
“不辛苦,不辛苦,今天尖草坪區、杏花嶺區實行了交通管制,我本來也沒辦法出車,要遵守防疫要求嘛,能到社區來做志愿者也是做好事,大家齊心協力把病毒消滅了,我們的生活才能更好。”今年54歲的郭師傅一邊忙著一邊笑呵呵的說到。
而在太原市更早實行交通管制的小店區,同樣也有這么一位一直活躍著的,小拉出行網約車司機志愿者——邱雨。家住在小店區唐槐街道籌備組坤澤社區的邱雨,早在4月9號就加入了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務群,不僅要協助居委和醫務人員組織全員核酸檢測、協助社區防疫人員進行信息采集,還肩負著逐層逐戶上門發放新冠抗原自測試劑盒、公共場所消殺等工作。
“基本上每天穿著這個防護服都是6個小時起步,確實挺不舒服的,而且事情很多都是要卡在時間點完成的,任務很重。但是和醫務人員的辛苦比起來,我們這都不算什么。社區是我們生活的地方,太原是我的家,我們行動起來了,城市也能更快的回復活力。”邱雨告訴我們,待疫情有所好轉,能出車那天,他還想要加入小拉出行愛心抗疫保障車隊,繼續奉獻自己的力量。
白衣化作了鎧甲,勇氣鑄就了披風,擔當磨礪出長劍,疫情當前,責任在肩,守望一座城,守護一方寧。
2022年的春天注定不平凡,這個特殊的時期,不僅有基層社區工作者的艱辛與不易,也有小拉出行網約車平臺的志愿者們的勇敢與奉獻,正是我們彼此守護、守望相助,才有了疫情防控的堅強屏障。懷揣希望,共克時艱,這個春天,我們一起見證!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finance/25048.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