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港股上市公司百盛集團發布2021財年年報公司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實現收益總額為47.39億元,同比增長7%,歸屬于母公司凈虧損1.76億元,基本每股收益為—0.07元公開資料顯示,從2017年至2021年,百盛集團一直處于虧損中
與虧損相對應的是,百盛集團還不斷傳出關店消息,以北京為例,截至4月14日,北京只剩下百盛復興門店仍在正常營業,其余門店已悉數關閉。
為此百盛集團開始發展新業務,試圖利用物業租賃來提升業績,百盛集團在報告中表示,集團于2021年10月份簽訂了北京復興門百盛店北樓的辦公樓租賃合同在此期間,集團繼續推進此辦公樓的改造,并預期在2022年第一季度交付給承租方復興門北樓位于北京金融街,百盛集團表示,此次辦公樓將為集團帶來穩定的經常性租金收入
現金流被指有惡化跡象
翻看百盛集團近5年財報,公司銷售所得款項總額在2017年至2020年間一直處于下降趨勢從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來看,2017年至2021年,公司連續5年一直深陷虧損漩渦不能自拔
對于零售百貨來說,現金流尤為重要有證券公司零售分析師對記者表示,百盛現金流有惡化跡象,需要特別關注,零售業是流動性非常快的行業,如果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倒掛太嚴重,對公司經營影響重大
財報數據顯示,百盛集團2021年流動資產33.17億元,流動負債為39.57億元,2021年百盛集團流動資產減少至28.81億元,流動負債則增加至46.28億元,二者差距進一步加大。
長沙市甄美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張旭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傳統百貨零售除了要面對電商對線下的沖擊外,人力各項成本上升以及公司毛利率下降,這些都導致公司業績難以好轉。
百盛集團年報中顯示,公司銷售成本及人工成本均在上升,這直接導致了公司毛利率的下降,商品銷售毛利率由2020年的15.3%下降至2021年的14.2%。
轉型自救能否成功。。
零售業務不佳,百盛集團開始另謀出路,公司表示,集團對旗下業務進行調整,例如開設百盛美妝店,并將現有門店調整轉型為奧萊店。
記者走訪發現,位于北京核心地段西二環附近的百盛復興門店,即使在周末人流量也非常少,品牌年輕化不夠,種類也較少。
上述分析師表示,百盛集團目前正進行改造及翻新工程,希望透過改變旗艦店的形象以提升相關的盈利能力,并逐步轉移至改善產品組合及結合大數據等方面。
此外,易觀分析品牌零售行業分析師曾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零售行業要實現轉型發展,除了關注新業務外,更需要關注數字化與智能化,并且在發展數字化業務過程中應該注重品質發展,線上線下的一站式服務,包括商品,服務,購物體驗等方面,推進線上線下全渠流資源協同發展。截至2021年12月31日,百盛集團錄得流動負債凈額人民幣147億元,非受限制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人民幣9.25億元。
但是,所有新的轉型都需要資金的支持,并且需要時間來驗證百盛集團還有時間嗎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finance/24936.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