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在教育部第三場教育新春新聞發布會上透露,2022年職業教育工作將聚焦于提高質量,提升形象兩大任務,落實好三個文件,突破五大重點 要讓職業教育lsquo,有學頭,有盼頭,有奔頭rsquo,
受此消息影響,A股職教股集體大幅拉升,其中,開元教育漲20%封漲停,科德教育和三盛教育漲超10%,昂立教育和中國高科漲10%封漲停,傳智教育,全通教育,行動教育,中公教育等跟漲。
引人關注的是,已然從資本市場急流勇退的正保遠程也于最近幾天發布新動向mdash,mdash,進軍體育職教。
轉戰體育,正保遠程的新出路。
日前,正保教育跑步俱樂部舉行簽約儀式,簽約4名教練員,7名運動員,長跑名將,馬拉松國家隊教練張國偉出任俱樂部總教練。
而在此前,正保遠程并未有體育板塊的相關布局披露職教企業舉辦體育職業俱樂部,在業內也鮮有先例可以說是零經驗的正保遠程,宣布布局體育究竟意欲何為體育職教又能夠給正保遠程帶來哪些驅動
對于布局體育板塊,正保體育公司總經理何平表示,此次簽約標志著正保遠程教育教育與體育相結合的多領域協同發展戰略邁出了第一步未來,俱樂部希望打造出一支中國頂級的職業化隊伍
正保遠程教育董事長,CEO朱正東表示,正保參與體育事業的決心是堅定且長遠的,今后將全力支持俱樂部的發展,進一步改善訓練條件與后勤保障,助力運動員提高自身實力除此以外,俱樂部還肩負著帶動更多的人參與跑步運動,為全民健身,大眾健康貢獻力量的光榮使命
公開資料顯示,正保教育跑步俱樂部自成立以來,致力于塑造教育+體育相融合的頂尖職業運動員培養體系,以打造中國一流職業化隊伍為目標,不斷吸納跑步人才目前,俱樂部已擁有顧榮朝,李鴻浩,楊博文等19名自主培養運動員
但目前,國內體育俱樂部在經營中仍面臨諸多困境,而一些相關問題也值得剛剛完成簽約的正保教育跑步俱樂部引起注意。
首先,此次與正保教育跑步俱樂部簽約的教練及運動員中,不乏現任國家隊省隊教練及現役省隊運動員。
此前有相關行業研究員在研究文章中指出,由于政企的不完全分開,或致使職業俱樂部中的很多隊員雖然身在俱樂部,但人事關系仍在國家體育部門一方面,運動員和教練員在俱樂部掙著高額收入,另一方面享有國家給予的各種福利
另外,國內職業體育俱樂部往往面臨著融資不暢的困境職業體育俱樂部是具有高成長性的特殊企業,培養頂尖的職業運動員也需要源源不斷的長期投入,而對于職業體育俱樂部高層管理者來說,如何持續獲得充足資金無疑是俱樂部長期健康運營的關鍵
尋找拳頭產品
布局體育板塊的背后,作為一家曾在資本市場磨礪12年的企業,正保遠程涉足的領域眾多,但始終缺少一個絕對的拳頭產品。
綜合上市12年的數據來看,從增長絕對值來看,在12年間,正保遠程教育的年度營收僅增長了1.94億美元從2011年開始,正保遠程教育的營收基本都在10%—30%的增速區間,近乎是一條直線到2020財年,正保遠程實現凈收入為2.1億美元,同比已出現下降,降幅1.1%
利潤方面,正保遠程上市12年內的數據表現也很難令資本市場滿意,2008年,正保遠程上市首年實現凈利潤0.04億美元,至2019年,正保遠程僅實現0.21億美元的利潤2020財年,正保遠程凈利潤再度下行,其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僅為0.104億美元,同比下降50.9%
作為一家成立22年,上市12年的老牌機構,正保遠程在多個領域都有涉足從正保遠程發展脈絡來看,其起家于中華會計網校,目前擁有20個品牌網站,覆蓋了會計,醫藥衛生,建設工程,法律,創業實訓,中小學,自考,成人高考,考研,外語等13個不同行業在線輔導課程以會計,醫學和建筑工程三大科目為核心
但無論線上線下的大范圍布局,似乎都沒有給正保遠程帶來真正能夠扛起大旗的明星產品。
作為第一支赴美上市的在線職業教育公司,正保遠程12年來,最高市值僅為7.5億美元,正保遠程12年來,最高市值僅為7.5億美元,截至宣布私有化停牌,其總市值3.27億美元,市值跌落了近60%橫向看美股市場上,這家老牌上市教育企業,正保遠程已被許多后來者迎頭趕上
日前,教育部部署了2022年職業教育工作重點,第一大任務是提高質量,將從類型特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教學改革,打造品牌等方面,抓實抓好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舉措,切實提高職業教育的質量同時,在提高質量的基礎上,改變社會對職業教育的刻板印象,增強職業教育的吸引力,讓學生家長選擇職業教育,讓用人單位依靠職業教育
面對如火如荼的職業教育,正保遠程似乎也摩拳擦掌體育教育成為新的戰略布局,只是,正保沒有選擇的當下火爆的冰雪教育,也沒有選擇夏季奧運會的熱門項目,而是選擇了長跑,這個背后,正保似乎依然無疑參與到激烈的競爭中
正保所提供的培訓科目眾多,但似乎沒有太多科目能夠對業績提供有效支撐面對著職業教育行業不斷精細化,各個細分賽道實力新秀不斷涌現,這種態勢下,比起一個又一個新板塊的探險式嘗試,分散資源,好好盤盤手中長期經營的主力業務的資源,將自己的產品打磨的更加精細,推出能夠打響品牌的拳頭產品,似乎是更具競爭力的選擇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finance/22272.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