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十四五”期間重要的發展主題,企業綠色發展已成為加快推動全面綠色轉型、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近日,由馬上消費黨委指導,馬上消費社會價值研究院編寫的《企業社會責任(ESG)報告》正式發布,倡議不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追求經濟利益,積極肩負起保護生態環境、實現綠色發展的社會主體責任。
據悉,這或是行業內首家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
業內專家表示,馬上消費積極響應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將環境保護、節能減排視為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任務,積極探索低碳發展的模式創新和技術創新,通過科技力量完善綠色金融服務和管理體系,形成了一條以“金融+科技+碳中和”的綠色創新發展道路。
堅守綠色發展模式 制定碳中和路線圖
近年來,綠色發展成為“熱詞”。自2021年全國兩會以來,碳中和、碳達峰被越來越多的企業納入到未來發展的規劃中。
事實上,從創業初始起,馬上消費就堅守綠色發展模式。今年7月,馬上消費對外發布了《“碳達峰·碳中和”路線圖2.0》(下稱,路線圖),內容涵蓋綠色化運營、構建低碳文化等具體的節能減排行動方向,并制定了2030年實現凈零排放的企業目標。
從其發布的社會責任報告來看,路線圖首先提及了馬上消費將深耕綠色低碳發展,參與標準化體系建設。馬上消費表示,將參與地區性、全國性綠色金融企業聯盟,結合外部優勢資源在綠色科技領域加強理論研究與成果交流,并積極參與構建國家或行業的綠色金融標準化體系。
其次,馬上消費將攜手政府機構和外部企業,以科技創新助力“碳中和”。結合自身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核心技術,發揮科研探索優勢,投身政府項目,參與政府節能減排以及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將與政府合作研發一套通用的碳排放數據管理中心系統,并提供配套的技術服務。
截至2021年6月末,馬上消費已為超1.4億用戶提供全線上無紙化服務,通過全線上業務、金融云、電子合同、智能客服等技術方式累計減少碳排放53.30萬噸,將數字化綠色金融技術貫穿于服務全流程中。
除此之外,馬上消費還倡導綠色低碳企業文化,設立企業低碳公益日,未來還計劃設立“馬上”綠色基金,參與具有影響力的綠色公益活動及綠色公益論壇,并提供專項資金服務地區公益事業。與此同時,馬上消費還大力倡導綠色低碳的企業文化,堅持綠色運營、低碳辦公,提升員工低碳意識,鼓勵低碳辦公、低碳出行。未來,將搭建物資循環企業平臺,籌建綠色建筑等,多維度、多領域地實現綠色金融,煥新企業綠色低碳新標簽。
有相關專家認為,馬上消費通過綠色低碳技術研發與應用以及數字金融實踐,助推碳中和戰略的落實。以創新加碼“碳中和”,且制定“碳達峰·碳中和路線圖2.0”,展現了從綠色化運營、構建低碳文化等多維度節能減排的決心。
自研金融云系統 數字化推動綠色低碳轉型
值得關注的是,馬上消費結合消費金融公司以個人消費者為用戶、結合場景、小額分散的消費信貸服務模式,確立完全數字化、線上化輕資產綠色模式,一是打造開放平臺促進上下游企業綠色發展,二是運營辦公體系中的節能減排和辦公環境的綠色節能材料應用,三是通過科技成果對節能減排進行賦能。
通過自然語言處理、智能語音識別、語音合成等人工智能科技,馬上消費已在客戶服務方面累積減少碳排放量1182.70噸,在貸前、貸中、貸后各個環節中實現零紙張服務,累計減少碳排放量達52.73萬噸。
不僅如此,通過自研金融云平臺,構筑穩定、可信、安全、合規、敏捷的金融行業數字化底座,其彈性擴容縮容的能力較傳統方式節省上千臺服務器,減少碳排放量4510.61噸。另外,綠色消費理念已經成為社會共識,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綠色模式正逐步形成,馬上消費始終倡導綠色低碳生活、引導用戶綠色消費,截至2021年6月末,已累計實現綠色消費交易額12.06億元,促進綠色消費37.44萬筆。
除了在“軟件”上打造數字碳中和新樣本,馬上消費在“硬件”上也堅定執行“碳中和”戰略,以數字技術推動基礎設施綠色低碳轉型,促進傳統產業智能化、清潔化改造。以“自營+開放平臺+金融云”為核心的數字輕資產模式,將過去孤立、項目式的產品集合為相對獨立、整體關聯、可復用的平臺。
為了綠色消費金融產品的開放和系統標準化管理提供便利,馬上消費逐步提升研發的效率和產能,更好地進行科技輸出與產業賦能,實現用戶、資金、場景在數字輕資產模式下循環。馬上消費累計申請專利已達490多項,自主研發900多套系統,推動消費金融全價值鏈的數字化和智能化的實現。其中綠色科技成果包括23個科技產品,30個科技技術和89篇人工智能專利。
歷經6年發展,馬上消費已形成“大數據+AI+金融云”三大核心平臺共振的強大數字化“引擎”,通過自研大數據、人工智能、金融云、生物識別、區塊鏈五大技術相互融合,實現金融服務“四化”,即流程數字化、業務數據化、場景智能化、基礎設施云化。可實現與碳排放相關的人力消耗、能源消耗、紙張消耗、金融云服務器消耗等環節,測算碳排放指標,利用技術能力解決了相關消耗。
馬上消費董事長趙國慶進一步表示,馬上消費已實現全線上化服務和 0 物理網點,這種以數據和數字技術驅動的輕資產模式,相當于一種綠色低碳的基礎模式,接下來就要結合自身的業務特點,打造適宜消費金融發展的綠色模式。
探索綠色金融創新模式 攜手全民開啟未來綠色之道
2020年9月,中國首次向全球明確中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時間,承諾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2020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列為2021年八項重點任務之一。
不容忽視的是探索 “金融+科技+碳中和” 的綠色創新模式、挖掘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前沿科技在應對環保問題方面的潛力、大力推進高新技術在產業節能減排方面的應用、助力綠色產業數字化轉型,將是消費金融公司對碳中和目標更高緯度的支持。
隨著近年來數字化與科技金融的融合發展,馬上消費針對上下游企業不斷探索綠色金融創新模式,立足自身的全閉環數字化消費金融開放平臺模式,結合技術自主研發優勢,打造一套具有自主特色、系統化的 “碳中和” 綠色戰略路徑。
尤其在綠色文化建設方面,對內,馬上消費連續開展了低碳主題宣傳、低碳小知識、節能小貼士等,設計并張貼“低碳辦公”專題宣傳標識,如倡導雙面黑白打印,杜絕一次性用品;倡導員工低碳生活、綠色出行等,從細節、小事做起踐行低碳綠色理念;
對外,馬上消費于2021年5月啟動安逸花5.5低碳公益日品牌活動,開展低碳公益答題挑戰,進行低碳知識科普宣傳,提升大眾低碳意識,倡導低碳生活,攜手全民助力實現“碳中和”戰略目標。
馬上消費秉持開放共贏的發展理念,加強“政研企”三方合作,探索綠色科技領域的科研創新,投身社會公共項目建設,以數字科技為平臺基礎,更廣泛地賦能合作伙伴,助力構建綠色發展的生態堡壘。
同時依托營銷獲客能力、產品研發能力、大數據風控能力、系統支撐能力、數字化運營能力,馬上消費多領域進行科技賦能綠色發展,全面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促進合規,通過數字化方案減少人力、物力消耗,助力企業降碳。
趙國慶表示,馬上消費積極響應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將環境保護、節能減排視為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任務,積極探索低碳發展的模式創新和技術創新。基于科技創新的綠色變革正在悄然來臨,低碳轉型勢在必得,科技將大有可為。碳中和是整個經濟結構的變化以及經濟技術的再造,也是市場方式變化的重要表現;同時,居民的消費方式也發生了變化,對綠色產品消費的意識和重視程度逐步提升。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finance/17985.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