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由貴州雄正酒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雄正”)傾力打造的仡佬族非遺釀酒傳習基地落成慶典在貴陽市圓滿舉辦。來自行業協會、媒體及重要合作伙伴代表等近百位嘉賓歡聚一堂,共同見證了雄正發展歷程中極具里程碑意義的時刻。
出席慶典儀式的有貴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張彬,貴州省仡佬學會會長郭定高,特勞特定位傳人、《定位》系列書籍譯者顧均輝,仡佬族釀酒技藝非遺傳承人、雄正創始人張再彬,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白酒愛好者。
慶典開始前,現場嘉賓一同參觀了仡佬族非遺釀酒傳習基地;慶典現場,雄正創始人張再彬、貴陽市非遺中心主任張彬共同為“仡佬族釀酒技藝傳習館”揭牌。 當天下午,在雄正酒業多功能廳,定位專家顧均輝做了精彩分享。他就雄正的品牌定位、市場宣傳、戰略發展為現場來賓作了詳細解讀,隨后進行了雄正最新推出的高端產品——雄正醬香酒非遺系列的戰略品牌發布。 貴州雄正酒業成立于2000年,是集白酒研發,自主生產、包裝設計、品牌推廣和市場銷售于一體的專業白酒企業。雖然企業只擁有21年歷史,然而溯源雄正的釀造工藝,著實源遠流長:公元前135年,仡佬族釀出第一壇醬香酒,在司馬遷《史記》中有記載。雄正即誕生于如此底蘊深厚的非遺傳承工藝。 2021年6月,雄正酒業與顧均輝戰略定位正式達成戰略合作,經過縝密的多維度競爭環境分析,顧均輝團隊為雄正找到新的戰略定位——雄正,醬香酒本來的味道! 提到最具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元素符號,那必然有白酒,若問全國林林總總的白酒,哪里的最正宗、哪里名氣最響?想必腦海中首先浮現的就是貴州茅臺。的確,被譽為“國酒”的茅臺,是知名度位居行業之首的醬香型白酒,也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性產品,可見地位之不凡。不過大多數人只聽過茅臺酒,卻不知茅臺鎮的前世今生。 據史料記載,漢武帝時期,遵義市仁懷縣一帶,家家戶戶都有一種特別的房子:尖頭頂、圓柱形,房里如蒸籠,此即我國古代的釀酒坊,那時被稱為“燒房”,在“燒房”中釀成的酒叫“枸醬酒”,這便是醬香型白酒的起源。 大婁山脈臂彎中的茅臺鎮,自古以來就有“川鹽走貴州,秦商聚茅臺”的寫照。其憑借獨特的氣候條件、蘊含的微量元素以及適宜窖藏酒水的地理環境,成為中國醬酒圣地。雄正酒就是在“中國第一酒鎮”的茅臺鎮,由最純正的仡佬族技藝釀造,加上雄正創始人是仡佬族釀酒技藝非遺傳承人,這三點,可謂雄正最有力的信任狀,助力“雄正=醬香酒本來的味道”這一認知進入心智。 2000多年來,仡佬族生生不息傳承著中華民族特色的煮酒祭文化。他們還會在釀酒中加入多種草本植物,使得本族釀造的醬香酒風味獨道,難以模仿。2019年,仡佬族釀酒技藝被列入貴州省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類名錄。醬香酒的蓬勃發展,幸得于仡佬族釀酒技藝的世代傳承。 雄正酒業創始人張再彬先生就是貴州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仡佬族釀酒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每逢重陽,他會帶領族人舉辦煮酒祭,帶著對大自然的無比崇敬,親自上山取靈泉;他始終堅持草本植物制曲,遵循端午制曲、重陽下沙的釀酒古訓,堅持使用傳統工具手工釀造,親釀調制了一款高品質醬酒——雄正醬香酒。 這就是雄正的深厚底蘊:醬香酒本來的味道!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