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1年6月末,大灣區內地9個城市人民幣綠色貸款余額為1.12萬億元,占廣東省綠色貸款余額的近92%。
日前,以新階段,新理念,新格局為主題的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廣州峰會在廣州舉行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王信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金融進一步發展為主題發表演講王信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在綠色金融和綠色低碳發展方面有五大優勢要發揮綠色金融發展引領作用,發揮先行先試優勢,推動綠色金融試驗區提質增效
大灣區發展綠色金融有五大優勢。
王信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在綠色金融和綠色低碳發展方面有五大優勢。
一是大灣區走在改革開放的前沿,有利于綠色金融體制機制更深層次的創新王信指出,綠色低碳發展涉及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等諸多重大調整,甚至革命性變化,需要體制機制創新如今,綠色金融改革進入深水區,必須依靠體制機制創新來激發內生發展動力大灣區是中國開放時間最早,開放水平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地區之一它一直走在中國改革開放和市場化建設的前列,現在正承擔著許多重要的發展任務,包括大灣區國家發展戰略,社會主義第一示范區,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點諸多政策紅利相互疊加,有望為下一步綠色金融發展和綠色低碳經濟轉型奠定堅實基礎
二是廣州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走在全國前列,有利于積累綠色金融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截至2021年6月末,廣州綠色貸款余額超過4600億元,累計發行綠色債券近500億元廣州碳交易所配額累計現貨交易量超過1.89億噸,位居全國第一
三是大灣區產業轉型升級起步早,步伐快,綠色金融支持低碳經濟轉型潛力大王信說,總體來看,大灣區工業基礎雄厚,人口7000多萬,國土面積占全國0.6%,創造了全國11%的經濟總量,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具體到綠色產業的發展,綠色發展的潛力還是比較大的廣東省十四五規劃提出,推進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和清潔生產,推進綠色轉型,積極發展風電,核電,氫能等清潔能源,構建現代能源體系,都是低碳轉型的重要方向
四是依托港澳區位優勢和發達的金融業基礎,有利于綠色金融資源的聚集和輻射王信指出,香港是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是內地金融引進來和走出去的重要門戶,也可以在未來綠色金融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2019年,大灣區金融業增加值達到1.25萬億元,占GDP比重達到11.3%,說明其具有良好的金融基礎,有利于綠色金融的發展
第五,大灣區積極的科技創新有利于推動綠色金融數字化,高端化發展003010提出推進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建設截至2020年底,廣東省研發投入超過2700億元,占全國的13.7%其中,深圳,廣州,東莞,佛山,惠州,珠海的研發支出均超過100億元
二是區域綠色金融發展優勢不同,但區域聯動效應未得到有效發揮廣州是國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在政策支持,制度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產品開發,碳金融等方面處于領先地位香港可以成為大灣區綠色項目投資和融資的重要平臺,也是國際規則趨同的中介深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具有科技創新和主導產業優勢,有利于推動綠色金融與科技創新深度融合,澳門與葡語國家以及一些歐洲國家有著密切的聯系,可以作為mainland China與這些國家在綠色金融和低碳經濟發展方面合作的橋梁粵港澳大灣區成立了大灣區綠色金融聯盟,旨在發揮溝通,信息共享和業務合作的橋梁作用,進一步提升大灣區綠色金融合作的水平和深度,促進區域聯動
三是綠色金融基礎日益完善,但融合水平有待提高最近幾年來,粵港澳綠色金融標準體系加快推進雖然相互借鑒,但大灣區尚未形成統一的綠色金融標準體系粵港澳環境信息披露的一體化水平在標準,主體,內容,規則和形式等方面有待提高,披露信息的可比性相對不足
四是綠色金融產品體系初步建立,但互聯互通仍存在諸多障礙大灣區9個城市是綠色信貸發展的主力軍截至2021年6月末,大灣區內地9個城市人民幣綠色貸款余額為1.12萬億元,占廣東省綠色貸款余額的近92%憑借金融科技優勢,深圳在綠色保險,綠色基金領域具有優勢香港發達的金融市場引領著大灣區綠色債券的發行截至2020年底,香港安排發行的綠色債券總額為380億美元未來,內地發行人在香港發行綠色市政債券空間廣闊但由于監管,標準,程序等方面的差異,綠色金融產品的互認還需進一步加強王信強調
五是碳市場發展優勢明顯,但平臺功能仍需加強截至2021年6月底,廣州,深圳碳排放權交易所累計交易規模分別位居全國第一,第三但廣州和深圳的碳配額不能跨市場交易,不能相互承認和流通,單一碳市場的交易量有限,限制了價格發現的功能全國統一碳市場運行后,廣東碳市場規模縮水近50%,交易量下降近60%
大灣區未來的綠色黃金。
融發展,王信提出六點政策建議一是發揮先行先試優勢,推動綠色金融試驗區提質增效,二是完善頂層設計,建立綠色金融與經濟低碳轉型相互促進的長效機制,三是強化政策激勵,在大灣區探索貨幣政策工具創新,四是加強互聯互通,完善大灣區綠色金融標準,產品和市場體系,五是促進大灣區綠色金融與人民幣國際化互動發展,六是強化氣候變化相關金融風險防范與應對,提升大灣區綠色金融體系的靈活性和韌性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finance/12873.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