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長江商報記者沈有容。
水果連鎖企業戈爾股份依然充滿風景。
今年上半年,歌爾股份實現營業收入超300億元,同比增長近一倍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31億元,同比翻番公司預計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將超過32億元
業務業績快速增長的最大貢獻者是VR虛擬現實公司表示,VR虛擬現實產品出貨量的快速增長提升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事實上,不僅是今年上半年,而且近兩年來,歌爾股份的經營業績也實現了快速增長2020年公司實現凈利潤28.48億元,較2018年增加約20億元
與經營業績的快速增長相匹配,歌爾股份的股價也呈現出積極的表現今年3月以來,公司股價翻了一番
歌爾股份堅持自主研發和創新今年上半年,公司在R&D的投資為15.7億元,同比增長48.53%
上半年營收凈利潤增長。
歌爾股份的經營業績繼續喜氣洋洋地增長。
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歌爾股份實現營業收入302.88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55.73億元,增加147.15億元,同比增長94.49%,接近翻番。
與營業收入近一倍的增長相比,凈利潤同比增速翻了一番還多上半年公司實現凈利潤17.31億元,較上年同期的7.81億元增加9.5億元,增幅為121.71%公司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14.1億元,較上年同期的7.37億元增加6.73億元,增長率為91.17%,也接近翻倍
單季度來看,今年一,二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40.28億元,162.6億元,同比增長116.68%,78.70%凈利潤分別為9.66億元和7.65億元,同比增長228.41%和57.22%扣非凈利潤分別為6.01億元和8.0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0.85%和84.55%
上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歌爾股份的營業收入,凈利潤和非凈利潤均呈現快速增長,兩個季度均呈現強勁增長環比來看,去年第四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0.12億元,實現凈利潤8.3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8.95%和181.40%,同樣是快速增長雖然今年一季度較去年四季度有所下滑,但同比增長明顯二季度公司扣非凈利潤明顯高于一季度,也高于去年四季度,說明二季度主營業務盈利能力明顯增強
歌爾股份還披露了今年前三季度的業績預測預計今年前9個月實現凈利潤32.14億元至34.61億元,去年同期為20.16億元,同比增長約59.38%—71.64%其中,第三季度實現凈利潤預計為14.83億元至17.30億元,同比增長約20%至40%
針對今年前三季度預測的亮眼經營業績,歌爾股份解釋稱,主要是由于VR虛擬現實產品銷售收入增加,盈利能力提升。
在今年的半年報中,歌爾股份還表示,公司營業收入的增長源于VR虛擬現實,智能無線耳機等產品銷售收入的增加。
長江商報記者并未看到歌爾股份披露VR虛擬現實等具體銷售細節。可是,在解釋營業收入大幅增長時,該公司表示,虛擬現實虛擬現實,智能無線耳機等產品的銷售收入增加
上半年精密元器件營收60.51億元,同比增長21.78%,智能聲學機營收124.92億元,同比增長91.94%,智能硬件營收112.1億元,同比增長210.83%三大業務中,以VR/AR業務為首的智能硬件業務增長搶眼,迎來爆發式增長
今年以來,元宇宙的概念備受關注,VR/AR頭戴式顯示設備將是元宇宙從概念走向現實的技術支柱目前,FACEBOOK,微軟,NVIDIA,騰訊等一大批全球知名企業都宣布了元宇宙戰略
由于VR/AR市場的快速發展,在該領域布局10年的歌爾股份進入收獲期,業績爆發。
在2021微顯示光學技術大會上,歌爾股份董事長蔣斌表示,歌爾股份目前占據全球高端虛擬現實頭70%的市場份額公司不僅與臉書,索尼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還深度參與了R&D為客戶設計,生產VR設備
歌爾股份的傳統優勢仍然是企業業績的核心支撐今年上半年,公司整機業務收入占公司營業收入的41.25%這項業務最大的客戶是蘋果,因此公司被市場列為水果連鎖企業其實除了蘋果,公司在安卓上也有很多客戶
歌爾股份的精密部件也在快速增長今年7月,法國YOLEDevelopment Company發布了2020年MEMS行業現狀報告,Goer股價在2020年MEMS廠商營收排名中升至第六位
三大業務呈現出齊頭并進的快速發展勢頭。
歌爾股份的自主研發創新不無關系。
今年上半年,歌爾股份研發投入為15.70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5.18%,占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7.96%上半年的研發投入水平較去年同期的10.57億元增長48.53%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近幾年,歌爾股份研發投入在不斷增加2016年至2020年,其研發投入的金額分別為13.39億元,16.97億元,18.92億元,20.23億元,35.33億元,五年合計104.84億元
歌爾股份稱,公司已建立起將材料,結構,電子電路,軟件算法等多種技術相融合的產品研發和制造平臺,公司注重在全球范圍內整合聲學,光學,微電子,無線通訊,精密制造,自動化等多學科領域中的優秀人才并加以培養,已建立起一支具備深厚的技術實力和豐富的產品項目經驗的技術人才隊伍,并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清華大學,美國斯坦福大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等國內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開展長期合作,形成開放的綜合性技術研發平臺,支持技術和產品的持續創新和研發。
責編:ZB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finance/11908.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