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標曾兩次公開評論過馬云。
一次是2014年,當時董文標的身份還是民生銀行董事長,是傳統銀行業的旗手。談到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銀行的沖擊,董文標氣貫長虹:
我跟馬云說,兄弟,咱們共同發展,你不要都革命了,你也沒那本事。
兩年后,董大哥的身份變成了中民投董事長。再談到馬云和互聯網金融,他口風變了。大哥說普惠金融這事,傳統的金融機構都是雷聲大、雨點小,真正有突破的是馬云。
走出銀行業后,一代銀行大亨身段柔軟了許多。
2017年的一天,董大哥與馬云在杭州聚會,旁邊坐著的是馬云的老朋友——銀泰投資董事長沈國軍。在此前三年時間里,董文標帶領中民投收購了房地產公司上置集團,開展了國際租賃,收購了思諾國際保險,還在寧夏重金布局了光伏產業。
飯桌上,董大哥意氣風發,滔滔不絕。其他中國民營企業家畢生努力,都是為了做一家世界五百強企業。董大哥要干的是:
整合出一批世界500強企業。
沈國軍是全球浙商總會執行會長,當時還兼任北京浙江商會會長。聚餐結束后,他找到北京浙商總會副會長、大連百年商城董事長吳云前,給他講了一段浙江商人虞洽卿的故事。
沈老板說自己掙的錢,已經一輩子也花不完。現在就想像虞洽卿一樣實業報國,干點大事。
熟讀歷史的吳云前熱血沸騰,被這段話感動得哭了。
吳云前積極響應沈老板的提議——做一家浙商版的中民投。他回去就寫了一份報告,以浙商總會的名義向浙江申請,由浙商總會牽頭成立一家實業公司:
100-120家民營企業共同出資1000億元;
公司名稱為中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投資領域為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并購全球先進制造業企業。
董大哥的中民投注冊資本是500億元,59家民營企業聯合成立。但在沈老板要做的中國實業面前,似乎也是個小弟弟。
這份報告后來上達決策層。公司也在2018年成立,只不過很招搖的名字“中國實業”,沒有批下來。他們改叫之江新實業有限公司,注冊資本變成了500億元。
唯一與提議不太一致的地方,是報告在懇請事項中加了一條:
探索民資與央企合作的新模式。
1
立志振興實業的之江實業成立后,董事長是沈老板,副總裁是吳云前,分管募資與投資。
吳云前說,剛成立沒多久,沈老板就給他上課,說想要做實業,先得有金融布局,看看人家巴菲特。說完,他便指明了第一筆重大投資:
收購AB保險。
吳云前被這個想法嚇了一跳,但還是硬著頭皮去投標了。結果自然是失敗的。后來,他們還嘗試過收購哈爾濱銀行,也失敗了。
看著沈董事長實業報國心切,長期在大連投資的吳云前建議,要不試試大連的壽險公司百年人壽吧。
2018年那年,前首富王健林兵敗如山倒。賣完萬達城、萬達酒店和海外資產,再看看銀行那邊欠款,還是差點意思。他決定出售百年人壽的股權。
收購百年人壽之前,這家保險公司連續虧損了四年,萬達接手第二年,百年人壽扭虧為盈。這張保險牌照,綠城、中國奧園都曾想來試一試,綠城甚至給萬達支付了一筆收購款,但最后還是沒成功。
吳云前帶著之江實業的公司資料及實業報國的理念,找到當時萬達金融董事長。對方也被他們實業報國的理念深深打動了。去年年底,這筆交易基本敲定,只差對外正式公布。
雙方約定,之江新實業受讓萬達、大連一方合計持有百年人壽的14.99%-16.82%的股份,總價約為35.27 億-39.60 億元,每股價格不超過3.02元。
為了盡快償還綠城之前支付的收購款,萬達要求,合同中要加上不可撤銷的條款。
等待正式簽約的一刻,之江實業給吳云前送來了合同。吳云前打開一看,上面的簽約主體不是之江實業,而是另外一家公司:
中國聯合實業投資有限公司。
帶著之江實業攻下山頭的吳云前,發現軍旗突然變成了中國聯合實業。他跟情懷滿滿的沈董爭論了兩次,明確反對以中國聯合實業簽署合同。
這樣的反對并沒有實際效果,之江實業名義上沒有實際控制人,但董事長和總經理都是沈國軍,中國銀泰總經理韓學高是非執行董事,財務和法務部門直接向韓學高匯報工作。
據說,浙江國資也曾對之江實業的公司治理結構提出質疑,建議聘請總經理,此事最后不了了之。就這樣,半路殺出的聯合實業持有百年人壽14億股股份,占總股本的17.96%。
2
之江實業公司是在2018年9月5日正式成立。注冊資金由原計劃的1000億元減為500億元,中國銀泰、蘇寧易購、金螳螂等在內共20 多家企業,成為之江新實業的股東。
和中民投股權結構類似。之江新實業的股權分散,看上去沒有實際控制人。但與中民投500億元的實際注冊資金相比,之江新實業吸引到的資金,差了不止一點點。
浙江國資出資前,浙商民企的出資額達不到總出資額的三分之二以上。這并不符合領導的要求。于是沈老板找到吳云前說:
把你的大連百年商城裝進來,一起搞大事。
將大連百年商城吸收進之江實業后,浙江金融控股、浙江交通投資、浙江能源、浙江海港投資、浙江機場、杭州鋼鐵幾家浙江國有公司也參與進來。國資合計出資57億元。
浙江國資入場后,銀泰系出資了11. 25億元。但之后之江實業用12.19億元購買了銀泰在上海華毓投資中心(有限合伙)的份額收益權。
蘇寧出資了30億元。但后來之江實業用13億元購買了蘇寧文創股權,用10億元購買了蘇寧金控股權,又通過百年商城給蘇寧集團借款7億。
民生信托、中信信托、薔薇資本和渤海信托共計出資了27 億元。但他們都是之江實業子公司大連百年商城的原債務人。入資后,這些錢又增資給百年商城歸還對應債務。
傻白甜的民企就是金螳螂公司和中通了。金螳螂2.5億元、中通5億元的實際出資沒有回流,成了真股東。金螳螂另外一筆股權投資,則是給了恒大。
和金螳螂、中通以及吳云前一樣傻白甜的,也只有出了57億真金白銀的浙江國資了。
之江實業成立兩個月后,一家名為中國海碟技貿的公司,更名為中國聯合實業投資有限公司,注冊資本是80億。第一大股東,就是沈老板的銀泰投資。
之江實業的辦公室在北京銀泰中心47層。員工電腦里有兩套流程,一套是之江實業的,一套是中國聯合實業的。之江實業的員工對中國聯合實業的評價是:
沒有員工,賬戶里也沒錢。
但這并沒有妨礙中國聯合實業成功收購總資產上千億的百年人壽。
錢是從之江實業那來的。沈老板以之江實業和中國聯合實業兩個公司要合并為由,由之江實業無息借款39億元,給了中國聯合實業。
之江實業的人都明白,公司賬戶上能動用的資金,也只有浙江國資出資的57億元。
今年5月,六家國資掛牌轉讓持有的之江實業股權,銀泰系以58.2億元價格接盤。算一下,兩年多的時間,浙江國資這筆投資的收益率和余額寶差不多:
2%。
在這期間,那位萬達金融的負責人對百年人壽做了大刀闊斧的改革。行家一出手,百年人壽的凈資產從54億元提升到84.95億元。當時聯合實業收購百年人壽時的估值為235億元,市凈率大約是4.35倍,按照這個市凈率,百年人壽一年的估值已經漲到370億元。
也就是說,聯合實業持有的百年人壽17.96%股權,一年時間就增值了24億元。
但這一切,都與之江實業的浙江國資股東們無關了。57億元的浙江國有資金在之江實業待了兩年,干了很多事,最后溢價2%就撤出了。
相比之下,沈董收獲頗豐。喊幾句口號就拉了幾十億資金,沒費多大功夫,就控制了一家總資產1000多億的保險公司。
3
2009年12月23日,媒體聽聞張曼玉將在北京銀泰中心的柏悅酒店訂婚,紛紛跑到酒店門口蹲守。
大家在冷風中堅守到當晚12點,也沒有見到張曼玉的影子。但撞見了兩名男子走到酒店門東側,往一張巨型明星海報上潑墨水。
這個大瓜引出了不少著名人物,但大家最后也沒搞清楚男主人公到底是誰。只是想不明白,這墨水為啥就潑在了北京銀泰中心。
朋友后來跟我說,這位海報被潑墨的女明星,當時也住在銀泰公寓。
之江實業成立后,立刻租用了北京銀泰中心的47層。30多個員工,之江實業租用了銀泰中心2100 平方米的寫字樓,租金一年也就1300多萬。
平均一個人辦公面積70平米。之江實業的員工對百億富豪有了新的認識。
刷新對這位浙商大佬認識的,還有綠城的朋友。去年,九龍倉一度想退出綠城股東行列。還在之江實業任職的吳云前知道后,向綠城高管建議,可由百年人壽接手九龍倉持有的股份。
但沈董拋出了自己的方案,由銀泰購買九龍倉的股份,并提出了前提條件:
綠城先購買銀泰旗下的部分資產。
吳云前說,綠城看到銀泰拿出來的資質不佳的待售資產后,馬上搖頭了。
這種故事,他們不是沒有聽過。比如2000年沈老板不斷在二級市場買入上市公司寧波華聯的股票,幾個月后,銀泰投資與寧波國有資產管理局簽署協議,收購了寧波華聯21%的股份,寧波華聯更名為銀泰股份。
七年后,銀泰股份以4.5億的價格,將原來的華聯寧波二號店所在物業,出售給了沈老板控股的銀泰百貨,還順便免除了上海銀泰應該支付的2600萬的租金。
二號店是寧波華聯旗下最優質的資產。將這塊肥肉置換出來后,沈老板就將銀泰股份出售給了京投公司,變成了現在的京投發展。至于擁有了二號店這樣優質資產的銀泰百貨,最后177億元賣給了阿里巴巴。
同樣,2016到2017年,云南城投兩次出手,以45億元的價格收購了銀泰系16家公司股權。一年多以后,云南城投宣布虧損20多億,并將這些資產出售了母公司云南城投集團。
包叔的一個朋友曾問當時的云南城投董事長許雷,為何購買這些劣質資產,許雷支支吾吾沒說出個所以然。
和馬云、董大哥那次聚餐后沒多久,中民投就陷入了危機。他們廣泛的產業布局,沒有讓大家看到這家民企航母閃耀出光芒。
四年前,吳云前參與撰寫的“中實投”那份讓人熱血沸騰的報告說,中實投要:
傳承中國實業精神,為中國的實業代言。
號稱實業報國的沈老板帶著這個“中實投”闖蕩了一圈,去收了幾家金融公司,最后自己成了這家浙商總會牽頭成立的公司第一大股東。
“中實投”號稱要立足浙江、輻射全國、走向世界。但某種意義上,他們連北京銀泰中心都沒走出去。銀泰系接盤六家國資的之江新實業股權后,沈國軍就把自己的銀泰投資公司十幾個人,都搬上了47樓之江新實業公司辦公室。
吳云前一年前從之江新實業離職。過去一年時間,他的主要工作是打官司,和寫公眾號。公眾號是一系列連載文章,標題叫:
揭開資本大佬的資本騰挪術。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finance/11348.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