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8月31日,據外媒報道,技術先進的外星人可能會利用一個類似科學家想象中的戴森球體——的巨型結構——從黑洞中獲取能量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這種球形結構可能會以一種特殊的方式發出輻射,使地球上的望遠鏡能夠在宇宙的其他地方找到智慧生命的證據
戴森球是一種假想的人造結構,它以球形包圍著一顆恒星,從源頭捕捉恒星的光線并獲得能量這個概念最早是由美國理論物理學家弗里曼提出的戴森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科學家在新的研究中指出,一些能夠進行星際旅行的外星文明可能創造了戴森球體,這些文明分散在恒星系統中,需要像戴森球體這樣的技術來滿足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
天文學家現在正在考慮是否可以在黑洞周圍而不是恒星周圍建造一個戴森球體。
黑洞實際上是天空中最亮的物體之一雖然我們通常認為黑洞是黑暗的,可以吞噬一切,但黑洞可以輻射出不可思議的能量當物質落入黑洞時,它通常會形成一個圓盤,就像水繞著排水管旋轉一樣
當這個圓盤中的氣體和塵埃旋轉并相互碰撞時,由于摩擦產生的熱量,溫度有時會達到數百萬攝氏度,從而發出X射線輻射巨大的能量束也可以從黑洞的兩極發射出來因為黑洞將巨大的質量擠壓到微小的空間中,它們比恒星小得多,可能更容易被包圍選擇一個在黑洞周圍建造戴森球體的外星文明可以節省很多材料
外星人可以把一顆大衛星放在黑洞的穩定軌道上,然后用類似太陽能電池板的東西收集X射線能量他們也可能在黑洞周圍建造一個環形結構,或者用一個平臺完全包圍黑洞,就像弗里曼一樣戴森首先提出了同樣的概念當然,這些假設中的結構比彼此更復雜,真正的實現需要克服難以想象的挑戰
無論如何,黑洞輻射的能量比太陽這樣的恒星多10萬倍,這意味著能夠控制黑洞的物種將獲得更多的能量這項研究發表在7月1日的《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
就像弗里曼一樣戴森在1960年的論文中指出,宇宙中天體的能量在被吸收利用后必須再次輻射,否則會不斷積累,最終融化戴森球體研究人員表示,這種能量將轉移到更長的波長,因此黑洞周圍的戴森球體可能會以紫外線或紅外線的形式釋放出無法解釋的能量信號
一些儀器,包括美國宇航局的天基廣域紅外天空調查探測器和夏威夷的Pan—STARRS望遠鏡,在詳細的天空調查中記錄了數十億個天體如果黑洞周圍的戴森球體真的存在,它的活動跡象可能已經被這些探測器記錄了下來
研究小組目前正在開發一種算法,可以搜索這些數據庫,并找到可能表明戴森球體的具體證據無論找到什么結果,這樣的搜索都可能帶來好處即使沒有找到戴森球,你也可能在這個過程中發現一些有趣的東西
當然,對于外星工程師來說,黑洞帶來了獨特的挑戰從能量產生過程來看,黑洞往往不如恒星穩定雖然它們會繼續發出輻射,但當吸積盤中的物質或多或少被消耗掉時,黑洞會突然爆發,然后保持平靜一段時間外星文明可能必須非常小心黑洞能量的大規模爆炸,這可能會摧毀它周圍的巨大結構
可是,研究人員說,如果有外星智慧生命在尋找比恒星更強大的東西,那很可能是一個黑洞。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finance/10903.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