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只知洛陽牡丹,卻鮮有人知還有一種能長到3-5米高的樹型牡丹,出身寒地,來自雪域高原,其形樹狀,花朵碩大,花開更艷麗,這便是中國樹牡丹。
中國樹牡丹源自于更原始的野生樹牡丹,其保留著牡丹更原始的基因優勢,可以生長幾百年甚至上千年,身形可以生長到3-5米高,如大樹般高大、茂盛,因此形象地稱它為樹牡丹。
“北方高寒地區不能種植牡丹”。很多年前,這個想法幾乎成了牡丹種植的定理,但是中川牡丹不信邪。
早在20世紀90年代,中川牡丹一頭扎進了“牡丹北移栽培試驗與推廣”的工作中。先后在哈爾濱、牡丹江、吉林、長春、延吉、烏魯木齊、伊寧等地建設了一大批以樹牡丹為重點的牡丹樣板園,最終成功篩選出40多個能抵御-43℃低溫的優良品種,成功將中國牡丹種植面積擴大了一倍多,徹底打破了“北方高寒地區不能種植牡丹”的舊觀念。
1993年秋,趙潛龍第一次將5200株中川牡丹別離引種到了長春、遼寧;1998年,沈陽植物園和長春牡丹公園自動引種中川牡丹3000多株,之后開端批量引進;2000年,中川牡丹開端進入東北的小區綠化和居民家中;2003年,哈爾濱園林綠化開發公司引進中川牡丹牌兩年生牡丹苗圃地苗一千株,1500株六年生大苗,栽種到哈爾濱經濟開發區群力園。該園周圍無任何遮擋物,冬天也未做任何維護,通過三年時間的酷寒檢測,長勢良好,2005年春季麥苗高度已長到30公分。
以上證明,不但樹牡丹大苗在寒冷地區能露地越冬,就連樹牡丹苗圃地苗也不必人工維護也也能安全越冬。成型株苗當年開花并逐年開花。這意味著,“牡丹北移培養實驗”獲得成功。
面對中國牡丹產業的快速發展,中川牡丹始終通過大量試種研究,投入人力物力,成功掌握了樹牡丹不同地區、不同氣候的核心種植栽培方法,還用帶土球的方式成功開辟春季移植栽種牡丹的歷史先河。
中川樹牡的特性有哪些?
1、適應能力強
樹牡丹一般在海拔60米(山海關以北)至3000米白龍江流域的地方都能生長,海拔高低對樹牡丹的影響,只體現在溫度高低會造成牡丹開花日期的不同,海拔越高,氣溫越低,牡丹開花日期也相對延遲。
2、耐旱
在年降水量不到300毫米,蒸發量卻達到1800多毫米的蘭州中川機場(即中川牡丹園)所在地區,樹牡丹只要在栽植時滿足水分要求讓其扎根成活后,就能抗旱生長。想讓其開好花,那每年需澆2~3次水即可。
3、 土壤要求不嚴苛
樹牡丹在一般PH值6.2~8.3的范圍內都能生長,在肥力較好的土壤中成花率和花瓣瓣化程度會更高。
春秋兩季是樹牡丹移植栽種的時節,春季栽種只有45天的時間,越早栽種,對樹牡丹來年的恢復更好,來年的開花生長才能旺盛。
中川牡丹深耕牡丹行業29年,作為中國北方牡丹產業化發展標桿企業有著充裕且豐富的種苗資源可供選擇,產品類型多樣化,有小苗、大樹,各個規格不同的牡丹樹。有兩三年的樹牡丹嫁接品種苗、5、6年的樹牡丹定值苗、10幾年20幾年的半成型株以及成型株牡丹大樹,更有五六十年、七八十年的牡丹古樹,還有專門的百年牡丹古樹基地。
中川牡丹29年專注樹牡丹產業化發展,樹牡丹源頭種植生產苗圃基地不僅可以提供各種不同規格的種苗,更重要全程參與項目方案的規劃設計,可行性研究分析,從當地土壤勘測、規劃設計,項目實施、管理管護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務解決方案。現在種下樹牡丹,來年滿園都是春色。“春來誰作韶華主,總領群芳是牡丹”!中川牡丹官方熱線:400-6656356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chongqing/23214.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