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著名書法篆刻家陸康先生創作于20年前的100件篆書書法對聯和100多方印章集體現身新藏寶樓3樓汲古齋,完整呈現了陸康先生一段藝術成熟期的作品風貌。由于這批作品來自于一位溫州籍收藏家,因此,也凸顯了藝術知音對于藝術家的支持、肯定和推動作用,同時讓我們讀到了一段有意思的收藏往事。
海上書法篆刻大家的回歸之路
陸康先生1948年生于上海,早年他隨其祖父、國學大師陸澹安學習古文辭與書法,后常問教于錢瘦鐵、劉海粟、錢君匋、鄭逸梅、謝之光、來楚生等海上畫壇前輩名家,16歲時,師從篆刻大師陳巨來。1980年,陸康旅居澳門,從此活躍于澳門文化藝術界,并連續17年被選定為“文化使者”,赴歐洲傳播中華文化。
《墨海游龍》 陸康刻
《順天多福》 陸康刻
陸康先生于2000年回滬,寓居西區潛心創作,逐步打開局面,展現出他在藝術、治學以及嫁接傳統的創新實踐方面的過人才情與實力。陳巨來先生晚年曾論陸康說:“溯往衡今,循序而進,十年之后,執印壇牛耳者,舍生其誰耶?陸生其勉旃。”如今,陳巨來先生的期待成真,陸康先生已卓然而立,成為一位有影響力的海上書法篆刻大家。
藝術家回滬之初的整體創作風貌被保留
汲古齋掌門人楊育新介紹說,溫州籍藏家林上明先生有幸完整收藏了陸康先生的100件篆書書法對聯和100多方鳥蟲篆印章,這批作品全都創作于2000年至2003年間,尤以2002年為多,等于是為我們完整保留了陸康先生從澳門回歸滬上后,藝術進入成熟期這一階段的整體風貌。
《夏荷賞月秋桂弄香》 陸康刻
《修身為本》 陸康刻
這批作品收藏得十分整齊,100件對聯是如今很少能看到的陸康篆書書法作品;100多件篆刻作品里,有氣質清寧宛、自天工的鳥蟲篆,干凈秀逸、行氣靜穆的元朱文以及天趣酣足、渾樸雄放的寫意印風等。
這樣的收藏,幾乎囊括了一位藝術家在一個特定時期的創作全貌,堪稱手筆雄健,某種程度上,已經能與民國時期滬上大藏家陸質雅對于齊白石印章的收藏相提并論。而這背后,是一位怎樣的藏家,出于怎樣的因緣才能成就的呢?
陸康大篆書法對聯
他有幸成為藝術家創作的見證者和推動者
收藏陸康先生這批書法篆刻作品的是溫州籍收藏家林上明。林上明1987年即來滬經商,經過刻苦打拼,在印刷、廣告行業做得風生水起。新世紀之初,他經人介紹結識了剛剛回滬定居的書法篆刻家陸康先生,林上明深為陸康先生的藝術風采所打動,于是不斷向陸康先生發出創作邀約,是陸康先生回滬初期創作面貌的主要見證者。
林上明頭像印 徐夢嘉刻
《無一日不歡》 陸康刻
林上明先生說,那幾年里,每天安排好公司事務后,他幾乎都要到陸康先生家里去。為了尋找上好印材,他們兩人還結伴到杭州等地,買到優質印材回滬后,陸康先生奏刀如有神。
在某日與林上明結伴訪得一方昌化雞血石印章后,陸康先生用他拿手的鳥蟲篆刻下了“嬋娟長久”四字,并在邊款上分別用行書和隸書刻下了兩首古詩,并記錄了這段金石緣。
《嬋娟長久》 陸康刻
一方方印章,印證了陸康先生回滬初期的一段篆刻心路,一幅幅篆書對聯,表達了陸康先生通達的人生哲學,林上明也因此成為陸康先生那段時間藝術之旅的親歷者和推動者。
林上明甚至還向陸康先生拜師學藝,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他也學得了一手漂亮的篆刻,作品還公開發表在刊物上,陸康先生也在印章上親切地稱他為“上明學弟”。
這段收藏往事,也隨著陸康先生回滬初期作品的整體亮相汲古齋而浮出水面,讓世人得以深思藝術收藏之道。
來源:周到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yishu/43042.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