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神病院開畫廊你想過這樣的場景嗎如果有,畫廊里會展出什么畫
8月,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6號樓600畫廊對外開放第一個展覽名為本土藝術:線條,色彩和故事,這是中國大陸第一個在精神病院展示精神障礙患者作品的畫廊"今后,將定期每兩個月舉行一次新展覽"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醫生,本次展覽策展人陳志民博士說
陳醫生介紹:醫院舉辦這次活動,是希望通過藝術幫助大眾走進智障人士的世界,減少對患者的恐懼和歧視,我們希望用這種生動的形式,讓大家認識到精神病人也是有血有肉的,有自己的情感和感受深入了解之后,我們會發現他們既不是天才,也不是怪人,他們也是一群可愛的普通人
在這次展覽中,名字落在了原生藝術上,原生的含義意味著患者不會被教授太多的藝術技巧,也不會受到限制鼓勵他們自由,不受限制地傾聽自己內心的感受,并以畫筆的形式表達出來
在這個概念中,醫生更多的是陪伴和鼓勵患者,讓患者敏感地捕捉到這種鼓勵,走出自己的風格。
那么前60幅畫是怎么選出來的呢。
陳博士解釋說,首先,這幅畫需要有打動人心的力量精神障礙者的情緒通常處于無處發泄的狀態,內在的張力可以在繪畫中表現出來如果一幅畫能立刻打動我,那么我會認為它是一幅偉大的畫
住院近十年的患者張說,每周一都有老師教畫畫,每幅畫都有主題他最喜歡的主題是春天,有花,有樹,有草張老師笑著說,他很喜歡這個全新的畫廊
精神障礙患者出院后,由于心理原因和缺乏各種能力的訓練,無法迅速回歸社會。
作為過渡場所,患者回國后會在日間康復中心學習一段時間,幫助其適應社區生活除了繪畫,康復中心還設置了各種治療方法,包括手工療法,音樂療法,職業療法等主要是提高患者的溝通能力和緩解患者的精神壓力
精神科醫生通常比其他醫生承擔更多的職能社會上對精神障礙患者還缺乏了解和物化,所以科普成了我們非常重要的工作除了舉辦畫廊,陳博士還將自己對精神障礙的一些研究成果上傳到了網上主要發布的是關于著名作家精神障礙的診斷以及精神障礙對其創作的影響
目前600號畫廊完全對外開放,不設預約,不收費陳醫生說,你只需要穿過萬平南路600號的大門,然后右轉進入6號樓,就可以參觀畫廊了
陳博士說:這次畫廊獲得了很多關注,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之前我們有很多想法,比如把有耐心的藝術家和他們的畫推到社會上的公共藝術機構,在這些地方舉辦展覽,讓我們有耐心的藝術家可以和社會上的藝術家有更多的交流將來條件成熟了,我們準備一個一個去實現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yishu/10676.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