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鼓勵利用騰出的空間開辦書店,給予經營獎勵,開辟綠色審批渠道.北京市東城區出臺了4大類19項扶持政策,鼓勵實體書店進入商場,樓宇,社區,公園,引導實體書店更好地融入人民生活,不斷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
在北京和平里北街遠東儀器有限公司的老廠里,有一家以戲劇,電影,詩歌為特色的書店書店創始人李說,雖然是書店,但有時也會變成放映廳,小劇場,沙龍或各種藝術空間,這也讓它贏得了很多粉絲最近幾天,北京市東城區發布《關于加快書香之城建設 引導支持實體書店四進的實施意見》,出臺4大類19項配套政策,鼓勵實體書店進入商場,樓宇,社區,公園,引導實體書店更好地融入人們生活
強支撐,實體書店實現逆勢增長
最近幾年來,實體書店的發展趨勢普遍不容樂觀伴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傳統實體書店的品種優勢,信息優勢,渠道優勢,服務優勢不斷弱化,市場競爭力不斷下降,在疫情影響下尤為明顯王府井書店總經理張強坦言
北京三聯韜奮書店,位于美術館東街22號,是北京著名的文化地標之一2014年4月,三聯韜奮書店建成北京首家24小時書店,獲得廣泛關注當年書店的年銷售收入和利潤分別增長了58%和111%三聯韜奮書店24小時營業后的繁榮表明,即使在互聯網和新媒體的沖擊下,傳統出版社和實體書店仍然有其獨特的價值,能夠吸引大量讀者
可是就是這樣一家實力很強的老書店,在疫情的影響下也感覺到了寒戰2020年疫情期間,書店經歷了短暫的停業恢復營業后,客流很難在短時間內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同時,線上競價賣書的挑戰對于實體書店來說更為嚴峻三聯韜奮書店總經理陳說
困難時期,政府第一時間伸出援手:穩崗補貼,東城文景計劃,實體書店獎勵.2020年,三聯韜奮書店獲得多項政府補貼和獎勵,挺過了困難時期。
雖然疫情給實體書店的運營帶來了很大的挑戰,但在北京和東城區的一系列強有力的支持措施下,北京2020年新開書店639家,位居全國第一,東城區萬人自有實體書店2.06家,位居全市第一。
解決問題,雙管齊下堵點和消除痛點
實體書店僅靠臨時財政補貼,資金幫扶,簡單改造是不夠的只有不斷增強自身造血能力,才能實現行業的健康發展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卜錫廷認為
既要從產業角度支持實體書店的健康發展,也要從城市規劃角度為實體書店留出空間四進政策包括獨家政務服務人才交流培養文化項目合作專項資金支持四大類,19項具體支持措施,針對實體書店發展面臨的實際問題,著力突破轉型發展經絡,提質增效,為實體書店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新書店有一次性開辦獎勵,老書店有持續經營獎勵,周邊社區可獲人民書店獎,同時,開放四進綠色審批通道,推出實體書店注冊快速申請,整理可利用
利用舊廠房發展實體書店等文化產業,在實際操作中也面臨一些困難根據規定,書店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的可以銷售出版物,但沒有營業執照的不能辦理衛生許可證等相關證照,不能開展銷售咖啡等配套服務辦理工商登記,需要有不動產登記證首先需要有固定的營業場所但是,很多書店利用空間騰退,無法取得房屋產權證
這些問題在東城區已經解決了舊廠房可以通過政府部門出具的鑒定意見進行登記,改變建筑使用功能李說,在東城區8遠東科技文化園的幫助下,她很快辦完了相關手續,書店的經營也很快步入正軌
多業態,發展新的公共文化空間
與線上渠道相比,實體書店最大的優勢在于其空間價值。
李介紹,每月一次的詩歌會,沙龍,放映,音樂展演等活動不僅帶來了絡繹不絕的旅客,也給書店帶來了直接收入目前零售圖書的利潤只占30%左右,剩下的70%來自飲料銷售和活動的收入光靠賣書的收入不能平衡書店的支出,必須挖掘書店的空間價值
支持實體書店多業態經營,一體化發展,也是本次四進政策的重點之一東城區將優化實體書店舉辦小型文化活動申報流程和書店空間文化演出審批流程,建立誠信書店名錄,實行承諾制,備案制,白名單制,助力實體書店發展
東城區前門南小順胡同正在建設書香石頁實體書店街道項目該項目通過書店模式和嵌入沉浸式互動體驗的文化IP場景理念,將書店,主題餐廳,酒店,演藝空間融為一體,成為推動東城區實體書店融合發展的生動注腳
數據顯示,2020年,東城區16家實體書店獲評北京市最美書店和特色書店,讀書俱樂部,春風書院,心有書店等多家實體獲評。
書店成為首都知名書店。
北京市委改革辦改革二處處長李宏平認為,實體書店的未來在于更好地發揮其社會服務功能,為市民提供高品質的閱讀體驗與文化生活方式這也意味著實體書店發展的重點是推動實體書店功能從圖書銷售商向公共文化服務提供者轉變
東城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海英表示,當下東城區正在朝著這一方向努力:支持實體書店品質提升,打造最美書店,滿足群眾高品質閱讀環境需求,鼓勵支持實體書店服務周邊社區,開展常態化,品牌化,系列化文化活動,形成公共文化服務新模式,鼓勵24小時書店建設,推出不打烊閱讀空間,提升社會效益和讀者滿意度在政策的引導下,越來越多的實體書店將發展為新型公共文化空間,成為城市中亮麗的風景線
本報記者 賀 勇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wenhua/9629.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