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在四川省川劇變臉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執行會長兼秘書長、三寶門國粹苑創始人張業寶的家鄉淮安,一場引領傳統藝術傳承的收徒儀式圓滿舉辦。這一活動不僅是川劇變臉藝術的傳承和弘揚,更是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的生動實踐。
川劇變臉,作為四川的文化寶藏和精神財富,承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民族精神。它不僅是運用在川劇藝術中塑造人物的一種特技,更是一門揭示劇中人物內心思想感情的浪漫主義手法。傳說中的“變臉”起源于古代人類面對兇猛野獸的求生技藝,而在川劇中,這一技藝被巧妙地融入表演中,成為了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并以其獨特的面相變化,生動地展現了人物內心情感的劇烈波動,為川劇注入了豐富的戲劇張力。
張業寶,一位對中華傳統文化充滿熱愛與執著的藝術家,自幼受傳統文化影響,對諸子百家、天文歷法、醫學養生等領域有著深入研究。他于2014年拜川劇變臉傳承人龍宇、孔剛為師,開始了川劇變臉藝術的學習之旅。幾年來,張業寶不斷汲取營養,飛躍提升自己的表演水平,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更值得稱贊的是,他不僅在舞臺上展現出高超的技藝,更在推廣川劇變臉藝術、弘揚傳統文化方面不遺余力。
本次拜師的五名弟子分別是來自上海的朱俊榮,來自成都的朱弘瑞,以及來自新疆庫爾勒的倫譽愷、倫譽瑄和張浩成。這五位弟子自幼便對中國傳統文化懷有熱愛之情,特別是對川劇變臉藝術情有獨鐘。機緣巧合下,他們與張業寶相遇,毅然決定拜在張業寶門下,繼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收徒儀式由張業寶的師弟、川劇變臉傳承人張海江主持,五名弟子依次向師父張業寶呈送拜師貼,并由張業寶的五十一號弟子張文瀚代五位新弟子當眾宣讀了拜師帖。張業寶的十七號弟子張林海代師父張業寶當眾宣讀了回徒帖訓詞。五名身穿川劇變臉戲服的弟子分別向師父張業寶奉獻一杯香茶,表達對傳統藝術的敬意。茶飲畢,五名弟子分別跪拜師父并三叩首,互贈師門信物。最后,張業寶親手為五名弟子頒發了“三寶門國粹苑川劇變臉藝術傳承人證書”。一份證書,承載著對川劇變臉藝術的珍視與傳承,以及對中華優秀文化的深厚情感與堅定信念。
川劇變臉藝術的傳承之路,始終充滿著艱辛與責任。作為川劇變臉的領軍人物,張業寶在收徒儀式上表示:“我們在這里舉行這樣一個傳統的收徒、拜師儀式,旨在傳承川劇變臉藝術,堅定文化自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們的文化使命是,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人,當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守護者,做好民族文化自信的踐行者。”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收徒儀式得到了國家一級演員、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孔剛和著名川劇變臉演員王云兵的親臨指導。著名書法家龍克海、玉雕大師楊寶忠、著名書畫家楊運琪,分別擔任收徒儀式的引師、保師、代師,一同于臺上就坐。他們的到來不僅為儀式增添了莊重與藝術的氣息,也見證著川劇變臉藝術的傳承與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川劇變臉藝術,既是一門絕活,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枝獨秀。它以變幻莫測的面相變化,揭示人物內心的喜怒哀樂,表達著對生活的熱情與對人性的關懷。在當今文化多元、傳統與現代交融的時代背景下,期待著張業寶與他的弟子們,在川劇變臉藝術的道路上砥礪前行,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愿川劇變臉藝術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心靈,傳承至永遠。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wenhua/48390.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