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年前,中國考古學的開拓者李記和袁復禮在山西運城夏縣發掘了尹喜遺址,這是中國人第一次獨立進行的考古發掘日前,中國考古學家齊聚運城,紀念開拓者,傳承中國考古學精神下午,山西運城舉行紀念中國考古學100周年暨尹喜遺址考古發掘95周年學術研討會研討會由中國考古學會,山西省文物局,運城市人民政府主辦,山西省考古學會,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運城市文物局,運城市文物保護中心承辦
100年前,河南仰韶遺址的發現,打破了中國沒有石器時代,中國文化來自西方的結論95年前,李記等人在夏縣尹喜村獨立發掘出大量陶石器,并手工割繭一半,開啟了中國考古學的新紀元
如今,在夏縣,曾經吸引國內外目光的尹喜遺址與周圍的民居和田野融為一體去年,夏縣啟動了尹喜村中國考古紀念館保護性開發利用項目目前,中國考古紀念館的選址工作已經完成
從百年前中國考古學的早期建立,到百年后中國文化自信的建立,中國考古界回到了學古鑒今的起點。
1921年,受聘為北洋政府農工商部采礦顧問的瑞典人安特生對河南仰韶遺址進行了發掘,證明了中國存在史前文化,但他也提出仰韶村的彩陶文化來自中亞的土庫曼斯坦這正符合17,18世紀以來西方學術界對中國文化在西方的看法,極大地刺激了中國學術界
山西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田說,上述背景是發掘村的主要原因。
田介紹,近幾年來,吉林大學考古研究所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夏縣石村遺址發現了4只距今6000年的石蠶蛹它不僅是仰韶早期蠶桑和絲綢起源的重要線索,也為尹喜出土蠶繭提供了可靠的空間
據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建忠介紹,山西運城位于中華文明核心區除了尹喜遺址,同時還有芮城東莊遺址和垣曲東關遺址夏商時期,夏縣有東下峰遺址最近幾年來,又有石村遺址,西烏筆遺址等重要考古發現這些事實證明,自古以來就是華夏先民生產生活的核心區域
自發掘遺址后,賈蘭坡,蘇,許等一批中國考古先賢,都駐足于晉南,探尋人類的起源,追尋中國的起源,驗證古代歷史的真相,為揭示中華文明的起源和早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wenhua/13396.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