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政是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物華道消防救援站黨支部副書記、站長,工作8年,一直扎根滅火救援一線,累計參與救援任務2000余起,搶救遇險群眾200余人,開展消防安全宣傳活動300余場,覆蓋近10萬人次,多次榮獲個人三等功、天津市優秀共青團干部、國家消防救援局執勤優秀指揮員、優秀基層干部等榮譽。
“虛心”的拼命三郎
熊政來自湖北武漢,當年大學畢業的時候,恰逢天津消防總隊招錄消防員,為了圓一個兒時的夢想,他報名加入了消防救援隊伍。作為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普通大學生,從年齡到身體條件都不突出,擺在面前的第一道門檻,就是跨過體能關。熊政深知自己沒有任何捷徑可走,唯有加倍苦練。于是訓練場上,從日出到日落,無論寒暑都能看到他加練的身影,訓練器材上滿是他揮灑的汗水。這份執著除了讓他在短短一年之后就成為比武考核中的佼佼者外,更帶動了其他年輕人訓練的熱情。熊政既以身作則,又虛心求教,只要在伙伴中發現某一項技能的高手,就立刻“拜師”,不但增進了自己的技能,更讓好的訓練方法在團隊里得到推廣,提升整個集體的水平。就這樣,在每年天津消防救援總隊的比武練兵中,熊政和他的伙伴們,在“縱深滅火”、“負重十樓”、“400米疏散物資”等個人和操法集體科目上,連年名列前茅,用獎杯和獎狀見證著自己的青春和熱愛。
“暖心”的逆行者
身為消防救援人員,滅火救援就是熊政心中的天職。他每次前往火場救援,他都沖在最前面,不但把前期偵察中發現的危險和注意事項第一時間傳達給隊友,更會在事后認真總結,把處置中點滴細節和疑難問題都吃透記牢,并分享給所有人。消防員的日常除了面對無情的水火,更多的時候是救人于危難,熊政不但是災難和危險襲來時膽大心細的逆行者,同時他也關注這些危險和危難身后深層的原因和具體的故事。2021年夏季,一名中年男子因遭遇家庭和事業的變故而輕生,帶隊出警的的熊政來到了男子騎坐的15樓窗口,坐在樓梯上跟其聊起了天,兩個人聊了1個多小時,從家庭聊到工作,讓男子的情緒逐漸穩定并打消了輕生的念頭。后來倆人還加了聯系方式,此后熊政隔三差五就發信息,在熊政的鼓勵下,男子先是嘗試找了一份臨時工,后來又找到了正式工作,直到2022年春季,男子的生活步入了正軌,熊政才放下心來,這帶著人情味的解救,總能讓危難中的人感受到溫暖。
“用心”的智多星
優秀的團隊能培養優秀的人;優秀的人還能帶出優秀的團隊。團隊和個人的雙向奔赴,就能攜帶優秀基因,形成優秀傳統。物華道消防救援站連年在隊站管理等方面成為先進,這與站里量化各種考核任務,以及在管理方面不斷創新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轉隸改革的期間,為了加深對消防這個職業的認知、加深職業榮譽感,熊政致力于在各種管理細節處下功夫,不武斷不作盲目式管理,而是推心置腹、實事求是。熊政深知消防工作職業化,消防員也大都是青年人,很多消防救援人員是直接從學生走入這個集體的,很多人因不了解消防事業,而無法真正體悟身份的轉換。他通過物華道消防救援站特有的“沉浸式”管理方法,讓年輕的消防救援人員通過接觸和交流,深入了解其他社會職業的需求以及入職者自身需具備的條件,讓年輕的消防救援人員打開格局、拓展眼界,認識到消防職業的無上榮光,從而珍惜這份職業。除了關注年輕消防救援人員,熊政還在物華道消防救援站創新的隊站開放模式中扮演著“溝通者”的角色。在隊站舉辦的“消防體驗24小時”活動中,他在應邀而來的大學生、企業職工與青年消防救援人員之間引導磨合,開展“沉浸式”教學體驗,培養參訓人員消防安全常識和基本技能,體驗消防員一日生活制度。物華道消防救援站更與天津市共青團希望工程辦公室構建“希望工程實訓教育基地”,義務為外來務工群眾子女提供愛國教育和消防培訓平臺。
“貼心”的美麗家庭
加入消防隊伍8年來,熊政先后參與處置了天津玖龍紙業重大火災、西青醫療器械廠火災事故、西青潤滑油廠火災事故等大型災害事故。一次次的不顧生死,換來了轄區的平安和群眾們的稱贊褒獎,但與之相伴的,是妻子陳曼羚的惦念和期盼。她是一名負責會計事務的小學職工,夫妻二人自2019年結婚以來,在工作和生活中互相幫助,互相照顧,同甘共苦,讓熊政的身后有了一個無比可靠的“堅實后盾”。
每次熊政出警,陳曼羚雖擔心丈夫安危,但為了讓丈夫心無旁騖參與救援,她都會用微信發 “注意安全”四個字,然后一個人守著電話,默默等待丈夫回復的一句“平安歸來”。這短短八個字,蘊含著夫妻間深厚的情感與關愛,更蘊含著這個小家對熊政工作的全力支持。由于消防工作的特殊性質,熊政與家人一直聚少離多,家里的一些事情無暇顧及,甚至兒子1歲生日,也因為轄區警情沒辦法參加。為了不讓其被家中事務分心,生活當中,妻子陳曼羚兢兢業業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一個人承擔起了家庭的各種瑣事,照顧孩子,料理家務,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熊政父母身體不好,且居住在湖北省老家農村,距離天津較遠,不便日常照顧,陳曼羚便主動將公婆接來天津照料,還經常帶老兩口在天津觀光游玩。有時孩子生病,為了不影響熊政執勤戰備,陳曼羚很少打電話給他。她總是說“即使打了,只讓他更擔心”。能擁有這樣的妻子陪伴,熊政內心充滿感激和感動。在他看來,雖然他常說“大家比小家更重要,有人更需要我們消防員”,但他清楚,正是有了陳曼羚的支持,自己才能全身心守護好轄區的消防安全、百姓的闔家歡樂。
“愛心”的傳播者
自己幸福的同時也不忘幫助別人,一個社會的和諧不光是要對自己家人關心、關愛,還要把愛奉獻給更多需要的人。
一直以來,熊政同志始終致力“陽光助殘”行動,建立與轄區普力奇兒童腦癱康復中心的幫扶機制,把康復中心定為社會志愿服務基地,定期帶領消防隊員們來到康復中心陪腦癱患兒們一起做康復訓練,鼓勵他們要堅強生活,配合康復師完成康復治療。為了讓這些特殊的孩子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熊政帶領隊員們策劃了一系列關愛幫扶活動。在隊員們的幫助下,孩子們不僅親手摸到消防員叔叔平時用的器材,更成功登上舉高消防車,親眼看到城市的繁華和美好,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隊站還邀請老勞模一起看望這些孩子們,給他們講述過去年代的“戰斗故事”,鼓勵他們堅強、快樂地生活。如今,對腦癱兒童的關愛行動已經持續8年,共累計幫扶70余名腦癱患兒。很多患兒們受到消防員們的鼓舞,病情有了很大改善,有近40名腦癱患兒在康復出院后,仍與青年同志們保持聯系。天津電視臺《新說法》、《我們同行》等欄目多次進行專題報道,在全社會引起關注。
回顧8年來的消防事業,熊政說,“我很幸運,成為一名消防指揮員是我從小的夢想。既然進入了熱愛的職業,那就要永葆初心,堅定執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一直以‘救民于水火、救民于危難、給人民以力量’為根本,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當好人民‘守夜人’!”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tianjin/51832.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