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繪釉陶騎馬俑
展覽海報
“今有過關客旅,蒞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觀長安展,敦請沿途各站校驗文牒,加蓋印信,依例放行。”一份份“通關文牒”整齊地擺放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臨展廳內,由金沙遺址博物館和陜西歷史博物館主辦的“回望長安——陜西唐代文物精華展”已正式開幕。
本次展覽集結陜西省7家博物館,包括陜西歷史博物館、西安博物院、乾陵博物館、西安市長安博物館、寶雞市鳳翔區博物館、昭陵博物館和法門寺博物館,以及成都蜀錦織繡博物館的120余件(套)唐代珍藏,從飲食、起居、服飾、裝飾、娛樂活動、宗教、絲路交流等角度,盡情展現了大唐盛世的萬千氣象,真實講述了唐都長安的日常生活。
據悉,此次展覽的時間將持續到11月28日。
唐都長安的絕代風華
在這里集結
展覽以“東方之都”為序,通過“城居日常”“華服美飾”“文娛之盛”“宗教信仰”和“對外交流”五個板塊,勾勒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盛世畫卷。本次展覽從陜西歷年的考古成果中,甄選出唐代的代表性器物:豐腴俏皮的唐代仕女,意氣風發的騎馬俑、唐太宗陪葬墓的白陶舞馬,以及盛唐氣象的典型代表——何家村窖藏和法門寺地宮遺寶等,無不精美絕倫,凝聚著那個時代最珍貴的記憶。
據本次展覽的執行策展人蔡經緯介紹,本次展覽還專門選取了彩繪駱駝、胡人俑等見證絲路文明的珍貴文物,真實再現唐朝對外貿易的盛況。除此之外,展覽加入了陜西近年的考古新發現,比如首次離開西安市長安博物館外出展覽的琉璃瓶等,為觀眾構建起那段延續至今的文明交融史。
古畫“動”起來
演繹“長安十二時辰”
張愛玲形容唐朝是一個“興興轟轟、橙紅色的時代”。此次展廳設計以鮮明的橘紅為主色調,一下子將觀眾的視線引向那個輝煌的盛世長安。展廳用紗幔材質的展墻取代了部分實體墻,營造出隔而不隔的藝術情趣。紗幔上的唐代人物、飛禽走獸和高高懸掛的燈籠,融為一體。游走其間,仿佛置身于夜晚長安街頭,明燈錯落,身邊既有騎著白馬飛奔的黃衫貴少,又有踏著秀足蓮步的長安麗人。
展墻上,簡潔的動畫,描摹出那個時代的剪影。一位胡商率領滿載貨物的駝隊,在茫茫風沙中踽踽前行,只為去長安實現“大唐夢”。在一面長達9米、寬4米的巨幅投影墻上,唐代古畫“動”了起來,為觀眾現場演出一場“清晨出游、戶外用膳、宮樂助興、馬球比賽、調琴品茗、觀花逗鳥”的“長安十二時辰”。
線上線下深度逛展
干貨十足的一手資料
走進展廳,展覽折頁化身為可以隨身攜帶的“通關文牒”,觀眾在唐俑形象“唐妞”和“唐寶”的指引下,創作獨一無二的“觀展筆記”,上傳微博。接下來,講解員化身“唐朝來客”,以第一人稱的視角講解大唐生活,同時通過多個場景演出,為觀眾營造身臨其境之感。
據悉,場景化互動體驗“如果長安是首詩”云展覽將于8月初推出。觀眾在手繪的“長安畫卷”中,可查看展品圖、文、音視頻,領略唐代詩歌與文物的魅力。在展覽期間,金沙還將舉辦專題講座,為深度觀展的觀眾帶來干貨十足的一手資料。
溫馨提示
根據當前疫情防控要求,實行實名制預約入館,您可提前在“金沙遺址博物館”公眾號進行預約。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sichuan/8381.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