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成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于開展企業職工項目制培訓“企業訂制班”培訓工作的通知》(成人社辦發〔2022〕161 號)要求,推動產業技能人才的培養提升。
為認真貫徹落實通知要求決策部署,深入推進產業人才培訓專項行動,持續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今年伊始,在郫都區就業局的正確領導下,四川興科城市交通高級技工學校不斷加強校企融合,加強社會服務能力,根據企業需求,校企合作大力開展定制化“企業訂制班”培訓,此舉進一步加強了校企合作、促進就業工作,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三方共建、共贏、共享。
為調研“企業定制班”落實情況,穩步推進產教融合工作實踐,提升學校服務地方經濟發展能力。3月16日上午,郫都區就業局蔡昌林副局長、鐘小燕副局長、吳建業科長一行來到成都奧興汽配制造有限公司、四川省西冶奧興鑄造有限公司、四川紅光汽車機電有限公司檢查指導培訓工作開展情況,興科副校長周宇陪同。據悉,興科作為這三家企業的承訓單位,通過選派優秀教師、骨干教師到企業進行理論授課、實際操作等形式,共同開展了“企業定制班”等培訓項目,目前已有近千人正在參加培訓,培訓合格后均能取得相應證書!
調研走訪中,蔡昌林副局長介紹了郫都區發展概況、產業結構和人才需求情況,解讀了校企合作和技能人才領域相關政策。領導一行通過實地走訪,查看了學員培訓情況,檢查了學員培訓簽到表、集合留存照片、教學日志、教學板書內容等過程性資料,對在企業開展的深度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相關工作給予高度肯定。“培訓工作需企業與學校緊密配合,此舉不僅將提高核心崗位人員的技能水平,還有助于企業發展和員工穩定。”蔡昌林副局長指出,希望學員在兼顧好日常生產工作的同時,樹立學習的目標,擠出學習的時間,勤學苦練,全面提升個人技能水平。鐘小燕副局長提出,希望所有培訓真實有效,在培訓過程要詳細記錄,使用照片、視頻等多種手段留存佐證,做好“傳、幫、帶”工作,發揮長效機制,進一步加深校、地、企多方合作。
在政企校交流會上,三方進行了面對面交流。周宇副校長詳細介紹了學校發展情況和專業特色。他表示,將一定按照市、區相關文件要求,扎實做好項目制培訓工作。“我們將認真指導參培人員,收集好相關過程材料,總結經驗,爭取把企業項目制培訓做成品牌,從而更好發揮教育服務企業、助力企業、引領企業的作用,為郫都區發展貢獻‘興科力量’ ”。
為積極落實通知要求,從源頭上解決企業專業技能人才問題,進一步推進校企合作走深走實,興科已全面開展“暖春援企計劃”。該計劃將積極配合政府、企業探索技能人才定制化培育路徑,建立校企合作長效機制,多層次高質量開展校企合作“訂單班”,切實解決企業人才需求,提高技能人才水平,為企業和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動力。
目前,學校積極對接區域內重點企業開展工作,已承接了鉗工、車工等數個“企業定制班”的培訓項目,進行了四川紅光汽車機電有限公司鉗工“企業定制班”、四川省西冶奧興鑄造有限公司鉗工“企業定制班”、成都奧興汽配制造有限公司車工“企業定制班”項目。該定制班以“崗位能力為本位情境為主體、實踐實訓為手段、提高工作效率為導向”作為教學思路,通過前期對崗位的調研,分析工作中的主要問題,將典型問題轉化為學習情境。同時,針對不同企業制定了不同的培訓方案,保證了培訓的實用性與規范性。 下一步,興科將通過單獨組班、個性培養、定向服務等培養模式為企業量身訂做技能型人才,借助多方優勢,為學生實習、實訓、就業提供更多空間,將“人才活水”引入企業,形成校企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贏發展的良好局面。“我們計劃在本年度完成10家以上區內重點和規模以上企業,1500人次的培訓工作。興科副校長周宇表示,學校將抓住職業教育產業融合發展的好時機,打造一流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和應用技術創新平臺,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有機銜接,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全方位、強有力的人力資源和應用技術服務保障。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