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是國際洗手日,由南山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南山區學前教育發展中心主辦的南山區2023年洗手健康情景劇大賽總決賽暨線下匯演在蛇口邊檢禮堂隆重舉行。本次活動旨在通過洗手健康情景劇大賽,“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培養幼兒正確的洗手習慣,進一步減少南山區幼兒園常見傳染病的發生。
南山區幼兒園洗手健康情景劇大賽,由南山區18個學區的38家幼兒園參加,提交的視頻作品,經過業界、學界專家嚴格評審和復核,評選出18個優秀作品,其中前10名進入情景劇總決賽。
總決賽暨線下匯演歷經兩個多小時,各參賽幼兒園在舞臺上充分展現出才華與風采,經過評審專家們的嚴格評審,最終,蓓蕾幼兒園深圳灣分部獲得特等獎,西麗幼兒園、新桃源幼兒園獲得一等獎。
幼兒故事 幼兒表達
本次大賽要求各參賽隊伍必須以幼兒為主角進行正確的洗手教育,無論是故事撰寫、臺詞設計、道具設計還是舞蹈/動作設計,都必須符合幼兒的天性和心理特征,并且由幼兒來進行表演。
舞臺上的小演員們修建各類奇形怪狀的城堡,扮演各類“細菌怪”的夸張式表情,為逃避洗手而想出來的各種理由,以及躲貓貓、打怪獸等情節設計,都是幼兒天性與認知的生動表達。它一改先前單向的、被動的、枯燥的幼兒健康教育模式,以幼兒群體自身為主角,從他們的視角出發,用他們能夠理解、樂于參與的方式進行健康教育,在沉浸式的表演中,不知不覺學會了正確的洗手方法。
設計精巧 佳作不斷
本次大賽的核心目標是教育幼兒進行正確洗手,可以說是一次命題作文,對參賽隊伍的創作能力與舞臺表現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決賽現場,10部參賽作品無論是在劇情設計、舞蹈動作設計、音樂/音效設計、節奏的處理、洗手知識的藝術化呈現等方面都體現出極高的藝術水準。比如,參賽作品大多將肉眼看不見的細菌病毒進行了巧妙的視覺化和戲劇化處理,并通過舞蹈動作和音效設計,將細菌病毒們如何與幼兒進行糾纏、與肥皂俠進行戰斗,在人體內安營扎寨等過程進行了具象化的舞臺呈現,讓幼兒觀眾在身臨其境的體驗中認知到細菌病毒的危害,從而增強洗手的意識和習慣。
據悉,本次總決賽舞臺上亮相的10部參賽作品,都經歷了近五個月的反復排練與打磨。在專家團隊指導下,各參賽隊伍利用業余時間進行反復排練,力圖將參賽作品打造成精品和代表作。因此,本次總決賽暨線下匯演既是各參賽幼兒園藝術才華的一次集體亮相和精彩展示,更是各參賽幼兒園之間切磋交流、取長補短、共同成長的難得契機。
以點帶面 滲透傳播
由于幼兒抵抗力弱,很容易受到細菌和病毒的侵襲,而受污染的手又是重要的傳播媒介,因此,掌握正確的洗手方式,養成正確的洗手習慣,能有效預防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諾如病毒等常見傳染病在幼兒園內的傳播。但事實上,由于細菌和病毒本身的不可見,加上兒童自身愛玩、粗心、怕麻煩的天性,如何讓他們學會并堅持正確的“七步洗手法”,無論對于各幼兒園老師,還是幼兒家長,都是很大的挑戰。
本次傳播活動采用情景劇方式,將洗手知識融入到情景劇之中,幼兒成為主動的參與者,他們通過參與情景劇表演,不僅自己學會了洗手,也會帶動身邊的同學、朋友、家長一起學會洗手,甚至可能成為班級、家庭里的“洗手監督員”和“洗手宣傳員”,從而形成以點帶面、不斷擴散的傳播效果。
獲得本次大賽最高獎的參賽作品,主辦方還將從劇本、表演、舞臺布景等層面進行全面打磨,做成精品力作,并在南山區各幼兒園進行巡回展播與交流,從而進一步擴大傳播的覆蓋面與滲透度,讓南山區的幼兒群體真正學會正確洗手,從而達到減少細菌和病毒的侵擾、受益終身的目的。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