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2年,深圳市在廣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績效考核中,連續三年取得第1名的優異成績。全市基層醫務人員積極拼搏、用心服務,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時,全力做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較好地完成廣東省下達的各項任務指標,服務滿意度和項目知曉率均維持在較高水平,居民獲得感進一步提升。
2017年2月,原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將服務內容拓展為12大類45項。當時,我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面臨工作指標完成不理想、居民知曉率和獲得感低等諸多問題。為做實、做優服務項目,市衛生健康委以“強基層、促健康”為重點,按照國家、廣東省關于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有關要求,不斷完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制度,強化組織管理落實,持續提升基層服務質量水平。
1.建立健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法規體系。一是明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領導小組、項目管理辦公室成員及職責分工,市疾控中心專門成立基層公共衛生促進部,牽頭落實績效考核、指導督導、技術培訓等工作;二是制定《社區健康服務擴容提質行動計劃》,構建社區醫院、社康中心、社康站三層次社康服務體系,推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多元化、便民化、特色化發展;三是加強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分類管理,落實實名化建檔;四是出臺《深圳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管理辦法》等文件,著力抓好標準規范建設;五是將慢性病患者規范管理率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等重點指標納入政府年度績效考核;六是出臺《全科醫師管理辦法》相關文件,開展基層公共衛生醫師青年托舉人才培訓,加強基層醫務人員隊伍建設。
2.優化醫療服務體系,推動醫療衛生機構融合發展。一是堅持“院辦院管”體制機制,落實舉辦醫院對社康機構支撐保障責任,推動公共衛生工作重心下移、資源下沉;二是實施特定病種社區用藥優惠政策,高血壓、糖尿病等8種特定疾病實行“進社康,打五折;簽家醫,打兩折”的醫保用藥優惠政策,引導群眾優先到基層就診;三是組建13個醫防融合專家工作組,建立健全醫院與社康機構融合發展、醫療與預防融合發展、全科和專科協同服務的發展方式;四是探索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專家定期下基層駐點工作制度。
3.加強社區健康服務信息化支撐。一是上線全市統一的網絡版社區健康服務信息系統,促進全民健康數據向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匯聚;二是開發“社康通”微信小程序,讓市民在線查詢健康檔案、預約診療、查詢服務結果等;三是研究制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最小數據集和接口標準,推進雙向轉診工作規范化;四是應用智能化督導評價系統,開展公共衛生服務線上全量考核,進一步提高績效評價效率。
同時,在深圳市發起的網絡國家基本公共衛生知識調研問卷數據顯示,深圳市民對基本公衛服務項目中最為關注的分別為“孕產婦健康”“老年人健康”以及“傳染病防治”,因此在后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推廣和落實中,將重點提升大眾較為關切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知曉率和滿意度。
接下來,深圳市將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繼續找差距、補短板、抓落實,持續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以打造健康中國“深圳樣板”為目標,以持續做實做優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為主線,用心管好全市居民的健康。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shenzhen/43524.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