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4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減輕災害風險,守護美好家園”,5月8日至14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近日,國家減災委員會辦公室、應急管理部發出通知,安排部署今年全國防災減災日有關工作。
一直以來,置華抗震都把民生安全擺在最重要位置,堅持“促安全,護生命”始終不變。作為機電抗震行業的締造者和開拓者,置華始終為實現“地震來臨不再恐懼”這一終極目標而不懈努力。
圖之于未萌,慮之于未有。值我國第14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之際,為了增強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普及推廣全民防災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技能,置華義不容辭地貢獻一份力量。
全國防災減災日
2008年5月12日,一場有著巨大破壞力的地震在四川汶川發生,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為進一步增強全民防災減災意識,推動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水平,經國務院批準,從2009年開始,每年的5月12日定為“全國防災減災日”。
中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在全球氣候變化和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中國自然災害損失不斷增加,重大自然災害乃至巨災時有發生,中國面臨的自然災害形勢嚴峻復雜,災害風險進一步加劇。
在這種背景下,設立“防災減災日”,既體現了國家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重視,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經濟社會平穩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通過設立 “防災減災日”,定期舉辦全國性的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有利于進一步喚起社會各界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關注,增強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普及推廣全民防災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技能,提高各級綜合減災能力,最大限度地減輕自然災害的損失。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地震、火災、洪水、泥石流……自然災害隨時可能發生,及時自救互救才更有生存希望。
地震來臨如何應對?
1. 在家中
?就近躲避,震動停止后再撤到安全地方。
?躲在結實、不易傾倒、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或它的旁邊,如:桌、床等,也可以趕快跑到開間較小、有支撐的房間去,如:廚房、衛生間等。
?如果來得及,要先打開門,以保證通道暢通;關閉煤氣開關、電閘。
?可趴下,使身體重心降到最低,臉朝下,不要壓住口鼻,抓住身邊牢固的物體。也可以蹲下或坐下,盡量把身體卷曲起來,注意保護頭部和頸部。
2. 在公共場所
?聽從工作人員指揮,不要急于涌向出口保持跟前面人的距離。
?遇到擁擠,解開領扣,雙手交叉胸前,護住胸口。
3. 被困廢墟
?盡力保證呼吸空間,如有可能,用毛巾等捂住口鼻,避免灰塵嗆悶發生窒息。
?節省體力,用敲擊方法呼救,注意外面動靜,伺機呼救。
?盡量尋找水和食物,創造生存條件,耐心等待救援。
置華對抗震的貢獻
2008年汶川地震后,置華發起并唯一參編了國家標準《建筑機電抗震設計規范》(GB50981-2014)。
于此同時,置華還積極推動、參與了國家多份行業規范的編寫工作,為建筑機電抗震事業的順利實施貢獻力量。
置華是機電抗震行業當之無愧的締造者和推動者,置華始終為“地震來臨,不再恐懼”這一終極目標而不懈努力。置中國機電偉業,華世紀抗震雄篇。我們相信敢于吃苦、敢于拼搏的置華人將于大家一起攜手并肩,開拓中國機電抗震事業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
火災如何預防?
?安全用火用電,不亂拉亂接電線。
?不在樓梯間、陽臺堆放雜物,堵塞疏散通道。
?謹慎看護監測燃氣灶具管線。
火災來臨如何應對?
1. 公共場所
?撥打119報警,按疏散標志有序逃生,切忌乘坐電梯。
?穿過濃煙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盡量使身體貼近地面和墻邊,彎腰或匍匐前進。
?逃生時隨手關閉身后房門,防止濃煙尾隨進入。
?無法逃離時,退至陽臺或者屋頂等安全區域,發出呼救信號等待救援。
2. 高層建筑
?當下層樓梯已被大火封堵時,不要強行下逃,可到天臺等安全地點等待救援。
?如被困呼救無效,可在窗前揮動被單、毛巾等物,引起別人注意。
3. 交通工具
?公共汽車失火,應馬上讓司機停車熄火,從車門或用救生錘等工具砸開車窗逃生,并迅速撥打119。
洪水來臨有什么征兆?
?安全用火用電,不亂拉亂接電線。
?不在樓梯間、陽臺堆放雜物,堵塞疏散通道。
?謹慎看護監測燃氣灶具管線。
洪水來臨如何應對?
1. 洪水來臨時
?如時間充裕,應向山坡、高地等處轉移。
?來不及轉移時,應立即爬上屋頂、大樹等高的地方暫時避險,等待援救。
?在洪水包圍的情況下,要盡可能利用體積大的容器,如油桶、塑料桶、籃球、樹木等作為臨時救生品,做水上轉移。
2. 落水自救
?不要慌張,盡量讓身體漂浮在水面,頭部浮出水面,抓住身邊漂浮的任何物體。
?如不會游泳,面朝上頭向后仰,雙腳交替向下踩水,手掌拍擊水面,讓嘴露出水面,呼出氣后立刻使勁吸氣。
?如在水中時突然抽筋,可深吸一口氣潛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條腿,用手將腳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車內進水,車門打不開時,不要砸前擋風玻璃,應該擊打車窗玻璃四角。如車窗打不碎,就等待車子進水。當車內的水深度接近頭部時,深吸一口氣,推開車門。
臺風來臨如何應對?
1. 臺風到來前
?關緊門窗,加固易被吹動的搭建物。
?處于危舊房屋和可能受淹的低洼地區的人要及時轉移。
?檢查電路、爐火、煤氣等設施是否安全。
2. 臺風到來時
?盡量不要外出,如果在外面,則不要在臨時建筑物、廣告牌、鐵塔、大樹等附近避風避雨。
?開車的話,則應立即將車開到地下停車場或隱蔽處。
?小心關好窗戶,在窗玻璃上用膠布貼成“米”字圖形,以防窗玻璃破碎。
?如臺風加上打雷,則要采取防雷措施。
?臺風過后需要注意環境衛生,注意食物、水的安全。
3. 如何判斷臺風是否遠離
當風雨驟然停止時,有可能是進入臺風眼的現象,短時間后狂風暴雨將會突然再來襲。此后,風雨逐漸減小,并變成間歇性降雨,慢慢風變小,云升高,雨漸停,這才是臺風離開了。
如果臺風眼并未經過當地,但風向逐漸從偏北風變成了偏南風,且風雨漸小。氣壓逐漸上升,云也逐漸消散,天氣轉好,這也表示臺風正在遠離中。
雷暴天氣如何應對?
1. 室內防雷
?關好門窗,盡量遠離門窗、陽臺和外墻壁。
?不要靠近、觸摸任何金屬管線,包括水管、暖氣管、煤氣管等。
?盡可能關閉或不使用各類家用電器和通訊設備,并拔掉電源插頭。
?雷雨天氣不要使用太陽能熱水器。
2. 室內防雷
?找地勢低的地方蹲下,雙腳并攏,手放在膝上,身向前屈。
?遠離樹木、電線桿等尖聳孤立的物體。
?不要打傘,不要使用手機。
3.車內防雷
?不要將車停在空曠的空地或是高地上,或是樹下、高大的煙囪下。
?收回汽車天線,關掉發動機引擎和收音機等設備。
?不要輕易下車,關好車門車窗。
沙塵暴來臨如何應對?
1. 沙塵暴來臨前
?關好門窗,并在窗玻璃上貼“米”字形膠布,防止玻璃破碎。
?遠離窗口,避免玻璃破碎傷人。
?妥善放置易受沙塵暴損壞的室外物品。
2. 沙塵暴來臨時
?盡量減少外出,外出時要戴口罩,用紗布蒙住頭,以免沙塵傷害眼睛和呼吸道。
?不要在廣告牌、臨時建筑物下逗留、避風。
?機動車應謹慎駕駛,減速慢行,密切注意路況,保證交通安全。
?在電線桿、房屋倒塌的緊急情況下,及時切斷電源,防止觸電或引起火災。
置華順應國家和社會各界對中國防災減災關注的訴求,旨在提醒國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更加重視防災減災,努力減少災害損失。
大家攜手,眾志成城,共同防災減災!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shenzhen/26215.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