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召開《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修訂解讀發布會,明確將音樂素養等藝術類課程設置成必修,并納入升學考試,于2022年秋季學期開始實行。這是自將美育教育納入考核后,藝術教育再次被官方“提名認可”。
文件指出,一至七年級以音樂、美術為主線,融入舞蹈、戲劇、影視等內容,八至九年級分項選擇開設;課程時長須達到九年課時總比例的9%-11%,甚至超過英語課程占比的6%-8%,與體育成為除語文、數學外的第二比重“大課”。
政策的信號令人欣喜。在備受矚目的藝術教育中,音樂藝術的輔導市場已發展得頗有生機。據第一財經報道,2022年,中國音樂教育市場預計達到4000多億元規模,在線陪練市場大約占1000億元。其中,在線陪練機構龍頭VIP陪練更是一騎絕塵,每天有近500個城市的琴童,使用其產品來提高他們的練琴效率,日上課近30000節。
01 千萬琴童的尷尬境地
作為第一批吃螃蟹的企業,VIP陪練很早就看到了音樂藝術輔導的市場的痛點和機遇,特別是其中的“樂器陪練”。
根據教育部發布的數據,2021年,我國音樂教育市場首次突破千億大關;預計未來保持8%的增速,其中,在線鋼琴陪練已成為音樂教培中最熱門的資本賽道,并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不過,雖然我國的音樂素質教育已有了很大提升,但縱觀全球,我國適齡兒童音樂學習的滲透率約在5-9%,遠遠低于歐美發達國家、甚至日韓等國的40-45%的音樂學習滲透率。
更加需要關注的是,在這些音樂學習的人群中,中國有3000萬琴童,但全國琴童接受專業機構的陪練服務的,只有4%,而剩下的96%,則還處于“家長沒時間陪伴、有時間陪伴卻指導不專業”的尷尬境地中。作為“三分學,七分練”的藝術培養,這種尷尬嚴重貽誤了孩子的音樂素養的培養。
因此,市場上相應的藝術輔導機構應運而生,線上陪練成為解決琴童陪練服務的一大突破方案。VIP陪練便是扛起引領大旗的其中一家。
02 新課標下,VIP陪練的全力助攻
可以預見的是,2022新課標的下達會讓更多學校和家長關注孩子的藝術素養教育,但也不免讓人擔憂,更多孩子開始學習樂器、更多家長依然沒有時間和專業指導能力,勢必會出現更多陷入更加尷尬的琴童。
而此前就致力于解決缺乏時間和專業指導痛點的VIP陪練,在此機遇下或可給焦慮的市場一劑“強心劑”。
新課標文件中明確表示各個學段目標所要學習的音樂素養各有側重,還劃分了四個學段,這和VIP陪練個性化教學不謀而合,使各個學齡的琴童循序漸進地學習。
在《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文件中指出音樂素養培養的第一階段需認識簡單節奏譜和常用音樂符號,模唱簡單旋律,做到節奏、音高基本正確,這也符合VIP陪練上的唱譜、彈奏的模塊,能夠幫助提升琴童在練琴時節奏、音高的正確率。
而在新課標文件中也提到需要學生熟悉、理解常見的音樂符號和術語,在實踐中能正確表現和運用,而VIP陪練內附識譜、記譜功能,可以幫助琴童識譜、記譜更順暢、準確。
此外,VIP陪練首創“真人1對1樂器陪練”模式,還可根據孩子的個性化需求,讓全球的名師在線與其產生教學互動,為孩子練琴提供更加專業的指導,突破了時間與地域的限制。
VIP陪練的競爭優勢還在于嚴格且高質量的師資供應、科技賦能下的標準化與個性化的結合。據了解,在師資保障上,VIP陪練始終按照最高“金牌”標準執行。除了每年投入巨資保證優質師資的可持續建設之外,平臺還制定了嚴格的教師甄選體系,需要通過篩選、測試、培訓、考核等7道流程篩選,其中僅入職培訓這道流程就包括心理學、專業素質、企業文化宣導等6個方面的考察培訓,最終上崗率僅3%。
而在技術上,VIP陪練更是將這種教師賦能的流程進行了標準化的體系建設,為其搭建系統化的培訓架構、嚴格的師資甄選體系,并利用算法技術針對不同琴童的學習基礎、練琴習慣等特性,進行個性化專業指導。
如此看來,新課標的風向會讓VIP陪練更快速地挖掘市場,助力全國中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新課標的指引下,VIP陪練將繼續自己的未竟之路,幫助中國琴童登上屬于自己的音樂高峰,更助力音樂藝術在教育上的“潤物細無聲”啟蒙。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shenzhen/26181.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