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9日,西安首屆城隍文化節在西安市蓮湖區西大街西安都城隍廟隆重舉辦。“城隍”源自中國古代的自然崇拜,可追溯到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時代。城隍文化對中國古代城市發展影響巨大,以城隍廟為中心,聚集了眾多民眾,使城市快速形成和繁榮發展起來,并始終表達著人們維護城市安全、追求生活安寧幸福的共同心愿。中國古代的禮樂文明也依托城隍廟而傳承千載,傳承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彰顯禮樂文明的莊嚴典雅,對于堅定文化自信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在守正創新中讓中華文化生命力更強盛。
2023年2月19日至21日,被譽為“天下三大都城隍廟”之一的西安都城隍廟,將聯動上海、北京、廣州、蘇州、合肥等多地城隍廟,邀請北大、中國社科院、北師大、中央音樂學院、深圳大學、西北大學、長安大學、陜西省社科院等國內諸多知名文化學者圍繞“禮樂中國·文化自信”的主題展開深度研討,以期通過古代禮樂文明彰顯文化自信的底氣和定力。節慶期間將舉辦祭城隍典禮、學術論壇、禮樂展演、非遺市集、非遺文化展等活動。此次文化節由陜西省宗教文化交流協會、陜西省文化藝術研究院、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指導,西安市道教協會主辦。
學禮樂 傳文化
助力西安城市文化品牌打造
禮者,天地之序也;樂者,天地之和也。禮序乾坤,樂和天地。禮樂文化與中華文明相伴相生數千年,已生成了內涵豐厚、形式多樣的文化樣本。禮樂是解碼中華文明的獨特切口,更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優秀文化基因。西安市都城隍廟被譽為“天下三大都城隍廟”之一,數百年來傳承了中華民族的文化慧命,承載著中華禮樂文明的精神氣質,并擁有“世界非遺-西安鼓樂”和“國家非遺-城隍廟會”兩項非遺寶藏。同時距今600余年的西安都城隍廟,也與鐘樓、鼓樓共同組建了西安城墻內的中心文化地標。明清時期的西安都城隍廟,是國內占地面積最大的廟宇。解放后在輕工和康復路等地未出現前,這里不僅是西安老城的文化中心,也是民俗娛樂及商品批發中心。可以說是如今西安城里最“古老”、最“歷史”的地方,凝聚著一座城市的精神寄托。以“禮樂中國·文化自信”為主題舉辦“西安首屆城隍文化節”,旨在用一場獨具特色的禮樂文化節慶“學禮樂,傳文化”,助力西安城市文化品牌打造。
世界非遺-西安鼓樂
國家非遺-城隍廟會
你來了么
感受文化生活的煙火之氣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截止2022年12月,中國已有43個項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位居世界第一,西安都城隍廟里傳承下來的西安鼓樂就是其中之一。這些地方,蘊藏著五千年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凝練著從古至今的東方智慧。在“西安首屆城隍文化節”期間,西安都城隍廟鼓樂社將舉辦兩場“西安鼓樂專場演出”,同時在開幕當天也邀請西安外事鼓樂團,以豐富鮮活的演出形式,讓人們近距離欣賞到“中國古代音樂活化石——西安鼓樂”。在非遺市集、非遺文化展的活動當中,人們也可以更加生動的方式了解非遺文化。此次文化節推出的非遺體驗項目有:錦灰堆、陜西剪紙、陜西皮影、咸陽茯茶制作工藝、傳統古法手工和香制作技藝、郎槌郭槌振正骨及膏藥技藝、郭氏正骨、中華老字號德懋恭水晶餅制作技藝、蓮湖精巧面塑、棉絮畫、韓氏戲帽制作技藝、如意面花制作技藝等。可謂內容豐富,精彩紛呈。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