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樹立綠色低碳發展觀,促進生態健康可持續發展,引導并支持社會樹立綠色發展和低碳發展的理念,進一步提高市民環保意識,宣傳環保知識,改善日益突出的環保問題,幫助社會減輕生態環保負擔,并且能夠感染帶動身邊更多的人積極參與到生態環保的行動中來,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華清學院建筑學院“青年有為?助力低碳環保”生態環保實踐團于2022年7月26日前往西安市桃花潭生態半島開展了此次社會實踐調研活動。位于西安浐灞的桃花潭景區是西安市政府“八水潤長安”浐河綜合治理的亮點工程,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生態文化的最佳體驗地。
清理生態垃圾實踐活動
為了幫助林業工人減輕工作負擔,并且切身體會到生態環保工作的艱巨,實踐隊員們幫助正在清理生態垃圾的眾多林業工人對樹木的枯枝進行裁剪,對草皮進行修理,使綠植能夠更好的生長,以達到美觀效果。實踐隊員們積極加入到了林業工人的行列中幫助他們將干枯樹枝,草皮和部分垃圾進行分類裝袋,并把生態垃圾及時搬運到了垃圾運輸車上。實踐隊員向綠化管理人員咨詢在平日的綠化養護管理工作中都存在著哪些主要問題,綠化管理人員說:“綠地中有踐踏草坪留下的小路,這與市民素質有著很大的關系。生態半島自然環境優越,從晨練到晚上散步,從游覽到乘涼,人流量比較大。亂丟煙頭、白色垃圾現象常有。還會有座椅、垃圾箱、被人為破壞的現象。”為幫助生態半島解決此類問題,實踐隊員們對來往行人進行環保行為問卷調查,并向其進行環保知識的科普與宣傳,呼吁更多的人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公共財產。
圖為實踐隊幫助林業工人對生態垃圾進行分類裝袋
綠化工人采訪調研活動
為了更加了解綠化工作者平日的工作,并且深入了解現實生活中所存在的生態問題,實踐隊員們對正在綠植栽種的幾位綠化工人進行采訪調研,隊員們十分好奇在平日里的綠化工作是怎樣展開的,并且在工作中是否會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好奇心驅使著實踐隊員向綠化工人進行了采訪詢問。隊員們對綠化工人的上下班時間和工作時長進行了記錄,并且對工人們提出了很多關于綠化工作的問題,在詢問他們對綠地進行清理時有沒有遇到難以處理的垃圾的情況時,綠化工人說:“有的人會把沒有吃完的食物直接扔在草地上,時間一長食物就會腐爛發霉,引來許多蛆蟲,氣味十分難聞并且也不美觀,處理起來特別麻煩。”講到這里實踐隊員感受到了工人們的無奈和辛苦。無論是什么垃圾一定要分類扔進垃圾桶里,而不是隨手扔進草地里或者是其他地方,這將會對環保工作者的工作造成極大的麻煩,對城市也將添上極不美觀的一道污漬。在綠化工人們的指導下,實踐隊員們也參與到了綠植栽種的行動中來。
圖為實踐隊對綠化工人進行采訪詢問
垃圾分類情況調研活動
為了了解市民對垃圾分類知識的掌握情況,實踐隊員打開垃圾分類垃圾桶,發現了各個垃圾桶里出現了本不應該出現在其中的垃圾,比如:果皮果核出現在了有害垃圾桶內,酸奶盒出現在了廚余垃圾桶內等諸如此類的情況。為了了解大家對垃圾分類知識到底能夠了解多少,實踐隊員對來往路人進行問卷調查詢問。調查結果顯示,有80%的人家里都不會進行垃圾分類,每次扔垃圾都是將所有垃圾放在一起扔。有60%的人都不完全清楚了解垃圾分類的方法,不清楚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如何區分,也不清楚哪些為干垃圾哪些為濕垃圾。實踐隊員對這類問題進行記錄,總結發現人們的垃圾分類意識比較薄弱,垃圾分類情況并不樂觀,幾乎近六成的人還沒有樹立起垃圾分類的意識,大多數人扔垃圾只是將垃圾扔進了垃圾桶里,卻不注意對垃圾進行分類。為了解決此類問題,實踐隊員將垃圾分類知識制作成了宣傳海報,向來往行人進行垃圾分類知識的宣傳。
浐河生態情況調研活動
為了了解浐河生態情況現狀,實踐隊員們來到了浐河邊,對浐河現狀進行調研。發現了浐河邊有部分垃圾遺留在河堤。植被的生態系統將會直接影響到土壤、水文、大氣等生態環境。實踐隊員向周圍的環衛工人進行詢問,了解到河堤邊的垃圾每天都會對其進行清理,可是還是會出現部分垃圾,這些垃圾有的來源于游人不注意將垃圾扔進了河里,河水便將這些垃圾沖上了岸,實踐隊員們將河堤上的垃圾裝進隨身攜帶的垃圾袋里,經過大家的不懈努力,沿岸的部分垃圾得到了處理。希望實踐隊員們微薄的力量也能夠對生態環保做出一份貢獻。
圖為實踐隊于浐河河堤進行調研
在這里也要呼吁大家:“山巒層林盡染,平原藍綠交融,城鄉鳥語花香。這樣的自然美景,既帶給人們美的享受,也是人們走向未來的依托。不負綠水青山,方得金山銀山。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筑牢生態文明之基,走好綠色發展之路,才能建設美麗中國,讓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圖為實踐隊于桃花潭生態半島進行合影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