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編丨崔力文
別動不動就是華為放棄自動駕駛,大眾投降華為。
大眾汽車已就收購華為旗下自動駕駛部門展開談判一則短訊可以等于一枚重磅炸彈
是華為要放棄自行研發自動駕駛技術還是中國與德國從上層思路達成了何種一致
吃瓜群眾們多數沒有立即相信這條消息,終究華為對中國太重要了,自動駕駛對華為太重要了但是也不乏陰暗,消極和腦補式的猜想,遂有華為扛不住了,放棄自動駕駛之類的聲音傳出來
C次元一直認為,汽車是中國乃至全世界最重要的產業,自動駕駛是汽車最重要的發展方向,而華為作為中國科技龍頭,無論如何不會放棄這片舞臺那么大眾收購華為自動駕駛業務的真相是什么
在C次元追根刨底一番之后,果然不出我們意料,又是一場不嚴謹表達和無底線暢想的鬧劇。
01
收購的真相
傳遞消息的時候,以偏概全是一種最容易出的岔子,丁氏掘井得一人的扭曲故事已經不勝枚舉所以,不妨兵分兩路去考察這條新聞,一是理性分析,二是追溯到消息最原始的出處
國外還曾抱怨大眾自動駕駛拱手華為
圍繞大眾收購華為自動駕駛業務,C次元的發現可以概括為這三條核心信息:
·從員工人數和業務價格上看,絕不是華為整個自動駕駛業務,
·雙方遠沒有達成一致。
路透社中文版的報道是:據經理人雜志周四報道,德國大眾汽車正在與中國華為公司進行談判,有意以數十億歐元收購華為的自動駕駛部門經理人雜志援引內部消息人士的話稱,集團高層已經就這筆交易進行了數月的談判,其中還涉及到大眾汽車并不擅長的技術系統
看起來,大眾收購華為整個自動駕駛業務,似乎沒毛病。
但是當C次元打開經理人雜志德文網站,卻發現最初的原文并不能這么理解。
Volkswagen erwāgt die übernahme einer auf autonomes Fahren spezialisierten Einheit des chinesischen Techkonzerns Huawei.
這句話的意思是:大眾汽車考慮從中國科技公司華為收購一個專門從事自動駕駛的業務單元。
是華為的整體自動駕駛業務板塊還是華為自動駕駛業務里有可能相對獨立的一個團隊甚至有沒有可能是華為在德國的研發團隊,被順水推舟作為人情轉給大眾不同的推演,差異太大
那么不妨繼續往下看。
Die Huawei-Tochter beschāftige 700 Mitarbeiter, darunter seien rund 50 Spezialisten.
這一句是指,談判收購的標的,也就是那個華為自動駕駛業務單元,總共有700名員工,其中50人是專家。
我們扒出來經理人雜志的原文報道
C次元翻了翻之前和華為汽車BU首席運營官王軍的溝通記錄,當時華為自動駕駛團隊的龐大規模有過提及:華為要持續加大對汽車行業的投入,今年在研發上的投資將達到10億美元,研發團隊超過5,000人,其中自動駕駛團隊超過2,000人。
好,這還是華為汽車BU的自動駕駛團隊規模,而如果從整個華為集團的關聯性研發人員數量看,19萬人里面必然有上萬人涉及汽車智能化技術研發工作。
那么700員工其中50名專家,跟華為汽車BU的自動駕駛研發團隊相比,規模大概也就三分之一,如果700員工還包括非專業的支持人員,甚至只有50名專家是真正的自動駕駛研發者,那么這個比例就要降低到四十分之一。
請問,即便華為將這個業務單元當真出售給了大眾,又何談華為放棄自動駕駛。
路透社的報道里,除了沒有指出只是華為自動駕駛業務的一小塊之外,其他信息沒什么毛病,雙方確實談判了好幾個月,目標價格是在幾十億歐元左右,不過漏了一條信息:雙方在價格上仍有分歧,比如華為想賣50億歐元,大眾只答應30億歐元。
截至目前,無論是C次元對華為,大眾有關部門的詢問,還是路透社等其他媒體的咨詢,當事的兩家公司都尚未給出詳細回應,華為方面只對外媒提到正在同大眾合作,但是沒有細節可以提供。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qiche/21755.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