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賽將在北京亦莊舉行。賽事由北京市體育局、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北京總站、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等單位聯合主辦。隨著比賽臨近,參賽機器人在跑道上進行了首次路測。
北京經開區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李全表示,人形機器人將與運動員在起點同時鳴槍起跑,共跑同一路線,但擁有單獨賽道,全程采用鐵馬隔離或綠化帶隔離的方式保障人機安全。
多位業內人士介紹,事實上,由數千個零部件構成的人形機器人,要想在穩定狀態下長時間奔跑,仍面臨不小挑戰。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CEO熊友軍介紹,真實路況和實驗場景有很大差別。為了完賽,機器人首先要有適應長距離奔跑、散熱技術過硬的高密度一體化關節和機器本體;其次,機器人要能高精度控制各關節協調運動,實現奔跑、定位、動態避障等功能,考驗其核心算法開發與適配能力;還有,“跑馬”充分考驗機器人穩定性、可靠性和續航能力,轉彎、上坡、下坡等復雜路況,都對機器性能提出較高要求。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現存機器人相關的企業有86.5萬余家。從地域分布上看,廣東省、江蘇省和山東省機器人相關企業數量位居前列,分別擁有16.3萬余家、10.8萬余家、6.4萬余家;從成立時間來看,超七成的相關企業成立于5年內,成立于1年內的相關企業占比23.17%。
此外,通過天眼風險和深度風險可以看出,涉及司法案件的機器人相關企業有6400余家,占企業總數的約0.74%。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