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近日,北京協和醫院與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共同研發的“協和·太初”罕見病大模型已于近日正式進入臨床應用階段。北京協和醫院院長張抒揚介紹,罕見病人工智能(AI)輔助診療工具研發是罕見病專家團隊多年堅持的一個重點攻關方向。“協和·太初”罕見病大模型基于我國罕見病知識庫的多年積累和中國人群基因檢測數據,是國際首個符合中國人群特點的罕見病大模型,也是全國首個罕見病領域AI大模型。
近年來,AI技術在醫療領域展現出極大的應用潛力,越來越多的企業投身于智慧醫療的創新浪潮中,推動著這一領域的技術革新與應用拓展。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有智慧醫療相關企業超75.7萬家,50.54%的相關企業成立于5~10年內。從企業注冊數量趨勢來看,近年來,智慧醫療相關企業注冊數量呈上升趨勢,2024年新增注冊企業超16.1萬家,相比2023年增長18.89%。其中2025年以來已新增相關企業超1.9萬家。
從地域分布看,廣東省以超11萬家智慧醫療相關企業位居榜首,上海市位居第二,擁有7.2萬余家相關企業,江蘇、山東、北京緊隨其后,企業數量均超過5.4萬家。
此外,通過天眼風險和深度風險可以看出,涉及司法案件的“智慧醫療”相關企業有1.7萬余家,占企業總數的2.34%。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