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那年,我以為我遇到了我的Mr Right,那時的我們在一起一年了,他懂得我每一句話背后的潛臺詞,甚至可以洞察到我每一次的情緒變化。我們成為了人人羨慕的情侶,甚至比偶像劇還要甜蜜。
然而,我沒有想到的是,他對我使用的這些戀愛手段同樣也用在了其他女孩身上。
當我第一次發現他出軌的時候,我幫他找了一萬個借口,同時也開始懷疑自己,我甚至還想著要通過改變自己來感化他。
但是,這段感情后來的發展越來越不明朗,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勞。前任直接和我攤牌劈腿,頭也不回地要分手。
那段時間,我仿佛跌入了深淵,花了整整半年才艱難地從傷痛中走出來。為了重新開始我的生活,我開始探索各種社交應用,希望在新的朋友和不同的世界中尋找安慰。于是我下載了許多流行、小眾的社交APP,大多數都讓我感到失望和無聊。但是有幾個應用成為了我的常駐應用,我可以安心地分享我的生活和感想,而且社區氣氛也讓我感到舒適和放松。
有一天,當我在喝咖啡時,我的手機突然震動了一下。我拿起手機一看,原來是皮雀的噗通信號響了。我有些好奇,會是誰呢?猶豫了一會兒后,我決定回應他。原來,他最近在重溫《傲慢與偏見》,看到我的頭像是《傲慢與偏見》里面的女主,就立馬和我打了招呼。“希望不會打擾到你”他對我說,仿佛就像電影里面的紳士一樣。接下來我們一起探討了這部電影的藝術價值,還約定了有機會要一起重溫一遍《傲慢與偏見》。在討論的過程中,我發現我們有很多共同話題。成為好友后,我和他幾乎每天都會閑聊,從電影聊到美食,從生活聊到夢想...漸漸地我發現自己已經crush了他。
△ 圖源網絡
有了他的陪伴,那些曾經我以為很難熬的日子,仿佛已經熬出頭了。在線上,我們早已因分享真實生活,對彼此有了足夠了解。于是我們不約而同地提出見面,打算實現當初的約定,一起重溫《傲慢與偏見》電影版。見面以后,在這種強烈熟悉感的包裹下,我們正式確立戀愛關系。
但是,這段戀情的進展卻并不順利。他想得很長遠,是以走向婚姻來對待這段感情。而我被前任傷得太深,有點拘束,加上身邊朋友對社交軟件的偏見,擔心我被對方騙了。總之,我們都比較審慎,一下不知道往哪兒走了。于是在戀愛半年后,我們進入了一段戀愛冷靜期。
這段期間,我們有意地減少了聊天的頻率。有意思的是,后來聊起那段時間,我們才發現彼此私下竟然都在刷關于#戀愛技巧、#親密關系恐懼癥”等話題,迫切想從普羅大眾的真實故事里找到安全感。事實證明是有效的,我對戀愛的恐懼,仿佛在每一個具體而真實的故事中,伴隨著心里答案的浮現而逐漸消散。
冷靜了一個多月后,我們決定繼續攜手前行。雖然剛開始的我分不清自己對他到底是crush還是愛,但現在我可以肯定的是:和他見面、在一起并不是一時沖動。這一次也向身邊的好友證明了,不是所有社交軟件上的人都是“不靠譜”的,同時也為我們的感情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 圖源網絡
在皮雀APP這個充滿坦誠與真摯交流的社區里,情感已不再是獲取流量的工具,戀愛腦也不再是刻板標簽。在這里,我們無需假裝堅強,而是可以勇敢地面對真實的自己和真實的生活。在這種積極氛圍的熏陶下,促使我們更愿意深入了解彼此,共同成長,并肩面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new/46111.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