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程琦11月8日報道:近日,由上海國家會計學院、眾華會計師事務所聯合舉辦的第一屆眾華青牛論壇昨天在上海國家會計學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張各興表示,服務注冊會計師和行業始終是學院的重要任務。2021年財政部發布相關意見,明確上海國家會計學院要重點在服務注冊會計師行業方面,打造專科優勢。本次論壇是學院首次嘗試與會計師事務所合作舉辦的高層論壇,也是學院服務注冊會計師行業的一項新的舉措。
本次論壇圍繞國際化和數字化兩大熱點話題進行探討。一方面,高水平對外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要求,“走出去”也是中國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面對當前的國際環境,企業“走出去”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如何幫助企業更好地把握國際形勢走向,充分意識“走出去”過程中的風險,顯得尤為重要。另一方面,數字經濟的發展正在沿著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兩個路徑向縱深推進,無論身處哪個行業,數字化都是所有企業的必答題。
眾華會計師事務所首席合伙人陸士敏也表示,本次論壇旨在為客戶搭建良好的溝通平臺,提供更優質的服務,聚焦和探索前沿問題,與各位伙伴們一起共享商機、共建繁榮。信息化浪潮不斷的襲來,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術已經深入影響審計和會計業務,眾華會計師事務所將加速推進信息化和數字化戰略實施,加快審計數字化進程,不斷加大信息化數字方面的資源投入,為客戶提供更多的數字化服務,以數字化的方式幫助客戶實現業財融合。
本次論壇設置了“中國企業國際化發展下的危與機”以及“數字經濟與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兩大主題演講環節,邀請與會嘉賓分別就對外貿易和對外投資的形式、國際經貿環境、中國企業“走出去”面臨的挑戰以及數據要素市場建設、數字化轉型、數據價值挖掘、人工智能等話題進行分享。
商務部研究院對外投資合作研究所原所長梁桂寧以“中國對外貿易與對外投資的新形勢”為主題進行了交流。他認為,從對外貿易來看,國際貿易“碎片化”已經成為常態,外貿企業要主動適應這一變化,在產品研發、生產、物流等方面積極做出調整和改進。受多重因素推動,區域內和集團內的貿易增加,部分國家和地區貿易管制措施和貿易壁壘有所增長,但國際貿易仍是各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是推動全球化繼續發展的重要力量。
從對外投資來看,全球跨境投資格局加速調整,產業鏈供應鏈總體呈現短鏈化、近岸化和友岸化的態勢,從“效率優先”向“效率和安全并重”轉化,部分國家強調供應鏈安全自主,積極推動制造業回流和調整產業布局。部分國家、尤其是東南亞發展中國家招商引資政策更加優惠,數字經濟等領域的跨境投資規則也逐步完善,跨國投資政策總體向有利的方向發展。
世界貿易組織教席、上海市國際貿易學會會長、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教授黃建忠通過大量的數據,結合系統的理論,全面深刻地介紹了國際經貿新環境與我國對外開放新特征。他表示,以往世界三大產業鏈和供應鏈中,歐美的產業鏈和供應鏈是相對閉合的,研發、制造、消費形成自成一體的體系。而亞太地區研發能力并不足、消費能力也不旺。近年來,亞太地區的半成品、零配件的加工體系呈現出更多的投資和貿易的機會,受到全球關注。未來對亞太地區的貿易投資將會成為我國外貿主要的布局方向之一。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new/45643.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