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能源電力發展面臨保障安全可靠供應、加快清潔低碳轉型、助力實現“雙碳”目標的重大戰略任務。而在此前“十四五”規劃中,我國也明確了智慧電網、智慧電廠的建設目標,電網及發電集團在數字平臺、物聯網平臺及場景 化應用軟件上的投入需求將持續釋放。
智慧電網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構建起來的數字化電網,旨在提高電力系統的智能化、可靠性、效率和可持續性。作為智慧電網建設中的關鍵技術之一,AR技術融入智慧電網的工作流程中,不僅能在提升電力系統的運維管理效率和質量中發揮重要作用,也為智慧電網的建設和運維管理帶來了巨大的潛力和創新。
南方電網AR設備可視化巡檢維修項目
作為能源行業骨干央企,近年來南方電網公司全力推進數字電網融入和服務數字中國建設,加快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促進新型電力系統和新型能源體系建設。
本期項目通過AR+AI技術的引入改善傳統工作的現狀,主要實現了以下目標:AI智能巡檢、 設備維修輔助 、巡檢數據記錄、 專家指導、 危險預警、動態變化檢測。
傳統的電力巡檢通常依賴人工操作,效率低下、周期長、風險系數高,這使得電力系統的運營和維護面臨一系列的挑戰,亟需融入AR、大數據、AI人工智能等最新技術,以信息化手段支撐廠區、園區、管線巡檢的強監管,實現全面化、高效化、智能化、少人化的巡檢運維和有效監管。
另外,通過AR眼鏡結合熱成像設備,完成對于管線、設備電力刀閘、設備內部溫度的可視化呈現,便于巡檢人員發現異常溫度點,并對現場的設備狀態進行有效的認知,以透視化的效果提前發現設備可能存在的問題。
電力企業所在領域屬于技術與裝備密集型,對作業現場的安全性要求高。設備故障往往需要等待專家或廠商到現場配合維修,耗時長并可能導致誤工期。此外,設備裝配結構復雜,現場查閱資料麻煩,且無法快速定位故障解決辦法。
同時,設備維修過程不夠流程化,部分優秀解決經驗未能形成企業經驗沉淀,可能導致設備的二次損壞或出現潛在安全隱患。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谷東AR視化巡檢維修系統通過構建智慧大腦,為現場工作人員提供一對一、手把手的指導教學。現場工作人員通過AR眼鏡的屏幕,可以實時觀看設備操作的簡短視頻,并在操作過程中進行比照,了解如何正確開啟、維修、調試設備等步驟。這樣的智能指導使得現場工作人員具備獨立解決設備問題的能力,大大降低企業的培訓成本和人員差旅成本。
另外,系統可將現場工作人員的第一視角畫面分享至遠端專家,從而為現場工作人員提供“一對一、手把手”的技術支持。遠端專家可通過語音、在畫面對應位置進行標注的方式,對現場工程師的工作進行指導,并且指導內容在云端進行記錄、存儲,從而便于其他使用者進行溯源或者回看。
能源場站的有關廠區圖紙、電氣圖紙、巡檢及操作規程等資料都可進行知識庫建設,實現資源在線可視化查閱,即可用于遠程培訓、運維指導等,也可用于智能巡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解決手段。
AR融入業務流程,助力數字化系統建設
為確保推動能源數字化轉型,南方電網把海量的智能傳感器部署到電網設備上,首先通過傳感裝置將電網中各個環節的數據采集、傳輸、分析等工作全面數字化,從而實現對電網運行狀態的精準監控和實時調控。
谷東科技通過混合現實手段,配合三維可視化呈現、數字看板能力等可集成場站中各類傳感設備、監控設備、人員位置的信息。將廠區的孿生模型疊加在真實的空間中,并且將相關設備的運行數據、巡檢人員現在的位置點、設備的呈現信息等內容以立體可視化的形式展現,可助力南方電網對廠區及管線情況進行更加直觀和有效的認知。
同時,通過將AR技術融入業務流程,南方電網可為可現場人員提供遠程操作維護、培訓指導、協同作業等輔助,幫助電力系統運維人員提升工作效率和準確性,減少維護成本和時間。同時,基于AR數據采集分析,南方電網可迅速智能識別異常情況和故障,預測風險和優化維護策略,從而提高電力系統的穩定性。
谷東科技可視化AR運維管理平臺通過GIS、三維可視化技術集成設備資產、生產運行、安全監控等業務系統數據,圍繞設備可進行資產全壽期的管理、狀態和性能的監測,以及生產運營數據的可視化展示應用,可對設備的運轉情況和全生命周期進行有效管理。另外可用于備品備件的管理和設備故障的預測,從而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
此外,通過AR結合IOT以及遠程操控技術,可直觀實現對于設備的遠程交互以及遠程操控,實現對設備的遠程啟停、備機切換等。管理人員可以對設備進行遠程的控制,確保產線的穩定運行及設備的有效養護。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new/41790.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