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鶴壁:春耕勤管苗情好 受災田里望豐收
麥苗正起身河南鶴壁淇縣西崗鎮一塊麥田里,高級農藝師萬紅國蹲在地上,抓起一把土反復揉搓,又拔起一株麥苗,認真扒拉著葉片,數了數分蘗,缺墑,葉黃,得及時追肥澆水了
這塊麥田屬于西崗大周農業種植合作社,地處淇縣良相坡泄洪區在2021年那場罕見暴雨災害中,這里曾是一片澤國,麥播在去年11月中旬才全部結束,晚了月余
這邊土地,去年經歷水泡,氮肥流失嚴重,及時補氮,澆好拔節水,今年產量還是有保證的盡管播得晚,萬紅國對小麥生產并不過分擔心
聽到農技師這番話,合作社負責人李文周面露喜色:去年損失慘重,今年只流轉了600多畝地專家三天兩頭往俺這兒跑,指導管理聽說今年國家還要提高小麥最低收購價,俺種糧信心更足了
從惴惴不安到心里有底,浚縣八里莊村種糧大戶秦敬科也經歷了這般過山車心理。
2021年,秦敬科流轉的200多畝土地被洪水淹沒玉米都泡到兩三米深的水里,心想可算賠干凈了,涼透了談及那場天災,秦敬科一個勁兒嘆氣俺這邊都是黏土地,好不容易水退了,該播種的時候,地里濕漉漉的,機器下不了地,播不了種
上一季收成泡水,下一季播不了,靠種糧養家的秦敬科夜夜難眠關鍵時刻,想著我們農民的還是黨和政府秦敬科說,國家對蓄滯洪區受災土地一畝地補償1203元,很快下發,去年的本錢顧住了老天爺添堵也賜福,播種晚好歹遇上暖冬,地沒咋上凍,麥管時節農技專家天天都在地頭指導,現在看著這苗長勢稀罕人,收成不愁
2021年7月,特大暴雨突襲河南鶴壁市是全省降水量最大的地市,全省啟用8個蓄滯洪區,其中該市6個作為全國整建制推進糧食高產創建試點市,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鶴壁農業受到毀滅性打擊全市農田因災損毀面積120.96萬畝,其中高標準農田96.18萬畝,占已建高標準農田面積的87.8%受災嚴重的浚縣,淇縣高標準農田損毀面積達87.61萬畝,占全市高標準農田損毀面積的91.1%
糧食安全,重任在肩,重建快馬加鞭位于浚縣30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方的水毀水利工程修復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在加緊對道路兩側的排澇溝渠進行施工
我們共規劃設計排水排澇渠372公里,全部采用的是井形磚,下面鋪的是滲水砂漿建成后可以有效地將排水,滲水和補充水源相結合
同一時間,位于淇縣朝歌街道辦事處高標準農田災后重建項目的田間道路施工現場,施工人員正在對路床壓實度進行檢測。
這條田間路修成后,會將高標準農田示范區的內循環線貫通沿途能看到智能田間氣象和土壤墑情數據監測設施,智能灌溉系統和水肥一體化設施,智能蟲情監測和殺蟲設施,智能大型支軸式噴灌設施集群等新興農業科技措施我們要推動傳統農業向數字智慧農業轉變,全力助推鄉村振興淇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劉燦豫說
據介紹,鶴壁高標準農田恢復重建項目總投資18.33億元,面積120.96萬畝,已累計完成投資3.2億元Ⅲ類應急修復項目已全部完工,II類修復建設項目已接近尾聲,受災非高新建和Ⅰ類重建項目正在緊張施工鶴壁目前共修復灌溉井2478眼,田間道路42.77公里,灌排溝渠40.84公里,過路橋涵71座,農田林網5.38公里,小型集雨設施8座,是全省進度最快的省轄市之一
我們將牢記‘國之大者’,牢記碗中必須裝著自己的糧食,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扎實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以災后恢復重建為契機,全面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持續提高農業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和綜合生產能力,為中原更加出彩和扛穩國家糧食安全重任作出鶴壁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鶴壁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波說
放眼望去,麥苗如一席巨大的綠地毯,淺棕色的田埂經緯交織,點綴其間微風吹拂,麥浪此起彼伏,一株株麥苗抖擻著精神,準備使出全身力氣,使勁兒往上躥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new/24014.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