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國內和世界各地的教育工作者齊聚中國香港,探索中國教育未來
作者/頂思
國際化素養、全球化視野、全人教育、個性化成長……這些教育熱詞承載著中國無數家庭、學校、孩子們的夢想。這30年來,人們對素質教育的探索從未停歇。自1993年起,國際化學校在中國如雨后春筍。時至今日已走過30年。在素質教育實踐,多元化升學,支持個性化成長等方面開啟了一片全新天地,用行動積極回應國家教育改革。11月10日,來自全球的教育精英齊聚中國香港,一起見證一場國際教育界“奧斯卡頒獎”,一起回首30年鮮為人知的教育往事和教育工作者潛心耕耘的足跡。
01,30年,他們的教育探索值得見證
11月10日晚,近500位來自中國和世界各地的教育工作者齊聚中國香港,RAISE2023亞洲國際學校大會暨國際學校30年頒獎盛典在此拉開帷幕。來自全球的教育界專家、學者、校長等共同見證激動人心的時刻。30年并不漫長,但是對一個行業來說,經歷了從無到有的過程。在過去30年國際教育在中國蓬勃發展的時代,涌現出一批杰出的教育集團、學校和個人,他們以出色的領導力、創新思維,推動了中國國際學校的繁榮。在教育理念的探索、教學方法的創新、師資隊伍的建設以及學生培養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
在此次頒獎盛典上,北京順義國際學校、廣東碧桂園學校、廣州市華美英語實驗學校、杭州綠城育華學校小學部、上海市民辦平和學校、上海耀中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深圳國際交流書院、蘇州外國語學校、武漢英中高級中學共計九所學校獲得“杰出貢獻獎”,這些學校均建校超過20年,且在中國國際教育行業享有盛譽。另有,愛莎國際教育集團、AISL哈羅學校 、狄邦教育集團、惠靈頓(中國)、美中國際教育集團、青苗教育集團、蘇州市光華教育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雅力教育集團、耀中耀華教育網絡共計九個民辦教育集團獲得“杰出貢獻獎”,他們均成立10年以上,旗下至少擁有3所學校。
除了學校和教育集團,倫華教育集團創始人、蘇州科技城外國語學校總校長曹倫華,上海華旭雙語學校總校長、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龔德輝,上海學領教育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唐和平,上海包玉剛實驗學校前總校長吳子健,狄邦教育集團創始人張博文等五人被授予“杰出貢獻獎”,他們均在國際學校行業深耕20年以上。
而對于建校10年以內,且已在中國國際教育行業享有卓越盛譽的學校被授予“卓越成就獎”。獲得該獎項的學校有北京市鼎石學校、寧波赫德實驗學校、清瀾山學校、上海閔行區諾達雙語學校、上海浦東新區民辦惠立學校、上海青浦區協和雙語學校、深圳貝賽思國際學校、中國常熟世界聯合學院、重慶巴蜀常春藤學校九所學校。
與此同時,AISL 哈羅北京 、常州威雅學校、東莞市翰林實驗學校、法耀教育集團法拉古特學校、廣州科學城愛莎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海嘉學校、陜西師大附中國際部、上海七寶德懷特高級中學等八所學校獲得“特別貢獻獎”,他們都是在中國國際學校行業極具特色或引領區域國際學校行業發展的國際學校。
此外,培生學校國際資歷認證中國區總監高建軍、雅力教育集團總裁胡靖、國際文憑組織中國發展高級經理姜艷、劍橋大學國際考評部東亞區戰略合作主管李娜、西安梁家灘國際學校創始校長劉莉、 常熟UWC 董事會主席王嘉鵬、美中國際教育集團創始人王寅七人被授予“特別貢獻獎”,他們是在中國國際教育行業長期活躍且口碑良好的優秀從業者。
而上海青浦區協和雙語學校校長黃瑩、北京市新英才學校執行校長劉煒、北京市海淀區青苗學校執行校長劉迎慧、深圳前海哈羅外籍人員子女學校中方校長錢浪、青島梅爾頓學校執行校長唐毅婷、蘇州北美國際高級中學校長王瑩六人獲得“80后杰出校長”獎,他們是在中國國際學校行業從業10年以上且有杰出成就的80后青年校長。
(文末附獲獎名單)
02,教育“融通中外”大勢所趨
當天的活動現場,上海市教育學會會長尹后慶強調了“中外互鑒”的重大意義。他說,當地時間11月9日,在法國巴黎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2屆大會全票通過了在中國上海設立教科文組織國際STEM教育研究所的決議,這標志著教科文組織一類中心首次落戶中國,對于全球應對新科技革命帶來的挑戰、加快實現“教育2030”的目標具有重要意義。這個事件意味著教育“融通中外”將成為不可抵擋的趨勢。“2019年,中共中央印發《教育現代2035》 ,提出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發展愿景,明確要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世界先進水平的優質教育。‘世界水平’和‘教育強國’一定是既堅守本國優秀教育傳統,同時吸收全人類教育與文明的寶貴財富。從‘以量做大’到‘以質圖強’,必須打開教育的國際視野,推動中外融合。”尹后慶說。
上海市教育學會會長尹后慶
粵港澳大灣區教育發展協會執行會長鄒舒寄則表示:“香港是粵港澳大灣區的主要陣地,也是鏈接全球的重要中心點。在擁抱創新的多元化時代,香港作為中國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對于教育領域的‘引進來’和‘走出去’將發揮重要作用。”
據了解,RAISE亞洲國際學校大會旨在打破亞洲各國與地區間的邊界,加強學校間的交流、溝通與分享,讓身處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學校,吸收、融合、創新他人之所長,實現教育理想。RAISE大會迄今已舉辦第六屆,已經成為中國國際教育領域頗具影響力的盛會。此次RAISE亞洲國際學校大會由頂思教育及粵港澳大灣區教育發展協會聯合主辦,集思未來協辦;由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北京師范大學灣區國際商學院,英國文化協會特別支持。來自全球的教育界專家、學者、國際教育資深從業者齊聚一堂,共同“加速融入,擁抱多元”,一起探討面向未來的教育,并見證中國國際學校30年的“傳奇之路”。
創新、創造、創生是當下教育領域三大關鍵詞。活動現場,頂思聯合創始人、CEO徐康樂女士說,創新是目標,當今社會迫切需要培育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創造是核心,全社會都要積極參與貢獻并創造性地解決教育問題;創生是基礎,全社會必須構筑鼓勵這種創造性解決問題、培養創新型人才的生態環境。基于聯通主義學習理論,頂思希望通過高質量的行業活動交流構筑有利于創新的生態環境,為培養創新人才、創造性地解決教育轉型中的問題,提供更多解決方案、資源支持。
頂思聯合創始人、CEO徐康樂女士
大會現場
另據了解,當天除了論壇演講、頒獎盛典,還啟動了粵港澳大灣區“姐妹學校聯盟”。該聯盟粵港澳大灣區教育發展協會、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聯同頂思成立,幫助內地與港澳地區學校更加便捷地連接,共享教育創新成果。
粵港澳大灣區“姐妹學校聯盟”啟動儀式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