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不出時間來睡覺的人,遲早會騰出時間來生病。”這是暨南大學崇愛醫院劉國棟主任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春季到來,氣溫變化不穩定,忽冷忽熱,如果對自己的身體不做好保護,那么很容易患上各種疾病,而面癱就是其中一種高發性面神經疾病,它是以面部表情肌群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征的一種常見病、多發病,比較典型的癥狀表現就是口眼歪斜、不能閉眼。
面癱具體有哪些表現?
面癱,又稱面神經麻痹,可分為周圍性面癱和中樞性面癱,周圍性面癱常由面神經炎引起的,而中樞性面癱是由于大腦或者腦干病變所引起的,常見的有急性腦血管病,對于這類患者,建議及時到醫院去治療,以免耽誤原發病,加重患者病情的危險性。暨南大學崇愛醫院劉國棟主任表示,面癱發病初期,會出現患側面部麻木以及耳后疼痛,大約2~3天之后就可以出現面部肌肉活動失靈等情況,面癱早期患者的癥狀可能會有進展性加重,因為2~3天是水腫的高峰期,有可能夜間睡覺時需要佩戴眼罩。
不要存自愈奢望,合理治療才能解決問題
網上經??梢钥吹矫姘c可以自愈的說法,但實際上這種說法并不準確,臨床上只有輕癥面癱才有自愈可能,而且這種靠自我神經恢復就能自愈的幾率非常小,所以一般面神經科醫生都會告訴你盡早到院就診,畢竟合理治療才能解決面癱問題。暨南大學崇愛醫院劉國棟主任解讀面癱治療:“面癱,并非單純的一種疾病,往往是其他疾病表現出的一種癥狀。當面神經發生病變后,本身具有神經修復能力,但自愈能力根據每個人的體質以及病因、疾病程度的不同而存在明顯的差異,臨床上不建議自我恢復,還是應早期給予合理的治療。
健康生活,做好疾病預防
要倡導健康的生活理念,針對面癱、面肌痙攣等疾病,平時要做好面部的預防和護理,注意面部保暖,避免受風受涼,同時患上病后,及時就醫非常重要,比如面癱這種疾病,它也有自己的治療時間表,一旦拖延不治,把治療時間搓后,而老年人的身體情況越來越差,那么康復的難度無疑就加大了。
劉國棟,現任暨南大學崇愛醫院面神經科主任,顱面神經臨床修復指導專家,廣州市學會面神經科專委會委員,擅長面癱、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梅杰綜合征、眼瞼痙攣,從事面神經科20多年,積累了豐富的臨床診療經驗,。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jiankang/36289.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