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印發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通知》,明確在地級市和縣區域內,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建立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創傷中心、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中心,以此構建覆蓋全省縣級及以上醫院新型醫療急救網絡。
醫療從業者們顯然沒有辜負“中國速度”。短短幾年內,“五大中心”如雨后春筍般建成超過1.4萬個,其中卒中中心發展2000多家,胸痛中心發展5000多家,為各個城市組成了急救的“生命之網”。
(圖片來源:2021-07-23新華社發布)
優化“軟環境”護航“硬實力”
五大中心建設的進度令人欣喜,但對于中心需配置的國產設備,我們仍有一條路要遠行,五大醫療中心建設配置清單中,其中四個都需要介入設備來支撐科室建設。作為當前最先進的診斷和輔助治療設備之一,DSA因其圖像的實時性和準確性,在介入診療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國家亦頻頻發布政策拉動DSA的配置發展:
01《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管理目錄》
2018年國家衛健委印發的《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管理目錄》中,DSA被調整出乙類大型醫療管理目錄,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管理目錄中明確DSA不再需要行政審批。此外,64排以下CT已不再需要配置證。
02《“千縣工程”縣醫院綜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2021年11月3日,國家衛健委印發《“千縣工程”縣醫院綜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進一步明確:改善縣級醫院硬件條件,用以提升對急危重癥患者的搶救能力,腫瘤、神經、心血管等專科疾病治療能力;助力微創介入中心建設,開展腫瘤、外周血管、神經等領域的介入診療。
而對于CT,分級療診推行的大背景下配置已成常態。《千縣工程》的要求中:五年內一千家縣級醫院達到三級水平。其中CT作為最基礎的影像學檢查手段之一,能夠讓醫生從經驗診斷跨越到證據診斷。在五大中心的創傷、胸痛及卒中中心配置要求中,CT也作為基礎設備要求必須配置。
從“五大中心建設”到“千縣工程”,從政策扶持到權力下放,無不將CT和DSA推向醫院提高綜合救治能力的制勝利器。
但這“制勝利器”中,DSA卻是國外品牌飛利浦、西門子、GE位列三甲,合力占據90.1%的市場份額,處于絕對優勢地位。在CT設備中,國產占有率雖達到50%左右,但高端設備占比仍舊比較低。
為了加快國產替代的轉變,3月16日,山西省財政廳發布了《2022-2023年集中采購目錄及采購限額標準》的通知,新版集中采購目錄將“公立醫院乙類大型醫療設備項目”納入了涉及公共服務的政府采購項目范疇,具體產品包括:CT、MRI、DSA、LA、SPECT。并且強調政府采購依法應當采購本國貨物、工程和服務。
此外,為進一步加強政府采購進口醫療設備,浙江、廣東、四川等地也發布了“進口醫療設備采購清單”,明確規定了只有清單內的醫療設備可以直接采購進口,而清單外則須國產優先。各地采購政策對于國產設備的配置從支持變為了要求,同時也推動著國產設備的質量進化。
CT與DSA是如此,而兩者結合的“Angio-CT”更是如此。市場需求大而廣,國產替代緊而急,雖然所有人都保持著對國產品牌的熱切希望,但仍然不可避免的是:這是一個高資本投入、高技術密集、高安全性的行業。行業面臨著人才壓力、資金壓力,宏觀人口流向的挑戰。對于企業來說,一臺設備的研發往往要面臨極高的成本和市場機遇。我們不能僅靠著“國產情懷”來贏得市場關注,而是要靠硬實力來取得醫院及行業的認可。
高端影像設備研發都是真真正正的長期行業,所有邁入這個行業的從業者都必須秉持著“敢進窄門,愿走遠路”的決心,需要有匠心者來為國家提供有特色、有質量、有深度的產品。
敢進窄門,愿走遠路
國產醫療器械領軍企業之一的東軟醫療,在DSA設備上也邁出了自己堅定的腳步,在三部委聯合發布的2017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東軟醫療憑借多年的技術積淀,以排名第一的成績承擔“低劑量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研制項目。此后,東軟醫療又在該領域多次承擔國家和省級科研項目。而通過不斷的科研創新,東軟的DSA亦贏得了國內市場的信心,成為2021年國產DSA銷量之首。
銷量上的突破任重道遠,但更重要的是質量和性能上的破局:為支持五大中心建設,提高急救效率,2021年,東軟醫療在CMEF展會重磅發布高端寬體NeuAngio-CT漢·文景,提供將高端寬體滑軌CT與DSA聯合使用的多影像一站式診療綜合解決方案。為國產高端DSA的進化史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東軟醫療NeuAngio-CT漢·文景)
國產的力量從來都不可被小覷,因為民族的精神向來有不屈之心。近幾年,無論政策還是人心,國產幾乎獲得一邊倒的支持,國產設備也在蒸蒸日上,“Made in China”逐步成為了高質量產品的標簽。如華為實現了通信領域的突破,京東方實現了液晶面板的突破……DSA設備也出現了東軟醫療、萬東等國產企業的入局,在產品性能和可靠性上,實現著對進口產品的替代。
而這種成果一定是滿懷熱忱的科研人員們日以繼夜的千錘百煉換來的。深耕DSA的東軟醫療核心部門亦在產品研發應用測試上,經過了數百萬次的動物實驗、安規測試、臨床測試,以及山東齊魯、北京協和、解放軍總醫院的專家深度的臨床使用與相應的優化升級,才讓它擁有了高端影像設備該有的模樣。
急救即是“與生命賽跑”
不同于基礎醫療,急救網絡中心的最終目的就是要迅速的為急危重癥、創傷患者完成安全快速的診斷治療,是真正的“為生命爭分奪秒”。而相較于其他醫學影像設備,因其兼顧診斷和治療,Angio-CT是特殊的一個,也是對設備要求穩定、精準、迅速更為嚴格的一個。
東軟醫療的NeuAngio-CT將影像檢查與介入手術進行有效聯合,將高端寬體滑軌CT與DSA聯合使用,CT帶來更精準的定位,DSA則提供實時的圖像引導,實時判斷不同的位置變化,能夠有效減少從診斷到治療的時間,為患者爭取更多的寶貴時間,大幅提高介入手術的治愈率。而這種結合,也正展示著國產設備在“生命之網”的需求背景下,呈現出更強的支持力量。
NeuAngio-CT搭載AI智能圖像采集、讀片報告、數據管理平臺,可實現冠脈全景采集,優化了常規需要多個心臟投照體位才能確定病變位置的冠脈造影成像序列,能夠實現“1次打藥,全景采集”,一次造影可采集常規冠脈造影所有角度影像,在為醫生提供不同角度的多位空間視圖的同時,臨床反饋顯示造影劑節省可高達40%,可顯著降低患者與術者的醫療操作風險。以及冠狀動脈定量分析,心室定量分析,AI智能支架精顯,TAVI術前精準規劃高級影像分析等功能。
同時,DSA可實現與無創FFR、光學干涉斷層成像(OCT)、血管內超聲(IVUS)多模態融合,準確評估病變狹窄程度與心肌缺血的關系、精準定位治療區域等。
冠脈全景采集臨床圖像
TAVI術前精準規劃
一站式急救新篇章:
NeuAngio-CT特點
開啟七大領域一站式解決方案:
在實用性和國內科室屬性的背景下。NeuAngio-CT提供了更加靈活的安裝方式,這也讓國產替代擁有了更多的話語權:
鏗鏘有力,寸步不移
我國每年僅冠脈介入治療量就超過100萬例,市場需求巨大。國家對實現高端介入設備自主可控的需求極為迫切。“落后就要挨打”是不變的道理。以往我們所使用的介入影像設備主要依賴進口,而進口產品不僅價格昂貴,更有可能在國際形勢下突然‘斷奶’。
所以我國對自主創新的民族品牌產品期望極高,在業界和國家需求下,2016年東軟醫療正式啟動的DSA研發項目,在團隊嘔心瀝血的技術攻關中終于實現了國產品牌的對標國際化,為國產高端DSA及Angio-CT提供了有生力量,使我們在介入設備方面,有了一個具備競爭力的國產品牌,東軟醫療的這份答卷,無疑是里程碑式的成就,也是國產替代和國產質量認可上的一大步。
與此同時,東軟醫療還與Stereotaxis公司戰略合作,獨家推出磁導航機器人系統,可以實現遠程操作的無人導管室。2022年1月10日,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完成安裝,并完成DSA聯合機器人磁導航系統支持下的射頻消融技術,成為中西部地區首家可實現磁導航手術的醫院。為“精準醫療”在我國臨床醫學領域得到廣泛重視和推廣應用提供有力保障。
東軟醫療對自身能力的提升,都代表著國產力量是在朝著國際方向不斷跟進和超越,Angio-CT的整合能力更是一種五大中心建設國產支持力的彰顯。制造“中國力量”,堅定實現國產夢,中國夢,無論是東軟醫療還是諸多國產企業,都從未動搖過信心,他們的付出始終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共同托起國產影像的未來。
(文章來源:醫療器械經銷商聯盟)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jiankang/26436.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