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光旖旎,繁華鼎沸。12月18日由中國抗癌協會肉瘤專業委員會、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骨腫瘤學組、廣東省醫師協會骨腫瘤專業醫師分會聯合舉辦、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聯合協辦的“中國抗癌協會肉瘤專業委員會第十三屆全國學術大會及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骨腫瘤學組第二十一屆全國骨腫瘤大會暨廣東省醫師協會骨腫瘤專業醫師分會第三屆年會”,由于新冠疫情影響4次延期,終于在廣州隆重開幕!本次大會為線上線下雙結合形式進行,數百位骨腫瘤專家相聚“云端”,線上線下齊相會,共話腫瘤新進展。
沈靖南、李浩淼教授主持開幕式,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副院長/國家癌癥中心副主任/中國抗癌協會肉瘤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蔡建強教授、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骨腫瘤學組組長林建華教授、北京積水潭醫院骨腫瘤科主任/中國臨床腫瘤學會肉瘤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牛曉輝教授、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與軟組織腫瘤中心主任/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骨腫瘤學組名譽組長郭衛教授、廣東省醫師協會黃俊強秘書長分別致辭。
會議分為AB兩個會場,每個會場各5個專題同時進行。A場專題分別為“四肢腫瘤及保肢治療”、“脊柱腫瘤”、“骨盆及骶骨腫瘤”、“導航、機器人及3D打印生物材料等新技術”、“軟組織腫瘤”,B場中以“化療與靶向治療”、“基礎研究”、“轉移性腫瘤”、“腫瘤消融滅活、微創介入治療、放療”、“四肢腫瘤及保肢治療”為專題,特別邀請骨腫瘤專業的學術大咖在本次大會上的各個專題作主旨演講: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副院長蔡建強教授講述了“軟組織肉瘤多學科診療模式(MDT)的組織和實施”,北京積水潭醫院牛曉輝教授做了題目為“骨肉瘤診療進展”的報告,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周宇紅教授介紹了“骨與軟組織肉瘤靶向與免疫治療:研究熱點及進展”,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肖建如教授分享了“累及椎動脈頸椎腫瘤的外科治療策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郭衛教授以“髖臼周圍腫瘤切除、通用型骨盆假體的設計及臨床應用(Globle Pelvic System GPS)”為題做了報告,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林建華教授做了題目為“肢體骨轉移瘤外科治療策略”的報告,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邵增務教授分享了“3D打印反式肩關節置換治療肱骨近端骨腫瘤的臨床效果”,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沈靖南教授作“腫瘤局部消融治療的優勢與問題”的報告;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王臻教授闡述了“軟組織肉瘤患者新輔助化療獲益的關鍵問題和目標”。此外,來自全國各大醫院的100余位專家學者就10個專題分享了骨與軟組織腫瘤專業技術和經驗。
專題下設多學科病例討論,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楊吉龍教授匯報了胸壁未分化多形性肉瘤診療過程,通過化療聯合多學科手術方式進行了探討。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趙志強醫生匯報了脊柱骨巨細胞瘤:全椎切 or 切刮術?深刻探討了對脊柱骨巨細胞瘤在地舒單抗良好療效背景下手術方案的選擇方式。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李昕教授匯報了一例腰骶椎腫瘤的診治——病例討論,結合臨床病理,詳細介紹了脊椎腫瘤手術技術要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林調醫生匯報了一例多中心原發性骨內血管瘤MDT討論,基于臨床影像病理,對多發部位、病理性質不明的疑難病例討論,強調了三科結合診斷的重要性。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吳朝陽教授匯報了一例軟組織腫瘤MDT病例,從軟組織腫瘤病理分型,詳細闡述了內科相關治療及手術方式選擇。
線上線下專家展開激烈討論,百家爭鳴,各抒己見,思想的火花碰撞激烈,以致于多場MDT病例討論至“拖堂”。
大會展位區骨科領域多家知名企業攜高端產品爭相亮相,構成一幅精英匯聚的精彩畫面。力達康展出了領先技術水平的腫瘤關節產品,向行業展示先進3D打印技術與定制型腫瘤產品,吸引眾多嘉賓、學者駐足品鑒,展位區負責人細致的向來訪嘉賓講解了力達康腫瘤關節產品發展歷史、設計理念、臨床應用優勢及企業實力,得到一致認可。
中午時分力達康“兒童膝關節骨肉瘤切除后的人工關節置換”主題衛星會由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腫瘤科主任郭衛教授線上主講。力達康在骨腫瘤領域深耕多年,自主研發的骨腫瘤關節產品,每年為數千名骨腫瘤患者保全肢體,市場占有率名列行業前茅。
大會結束后,北京積水潭醫院牛曉輝教授應邀總結,感謝沈靖南、李浩淼教授團隊在疫情籠罩之下為籌備本次大會付出的諸多努力,希望通過此次學術會議的學習,提高骨腫瘤的規范化診療水平,充分整合多學科協作優勢,為腫瘤患者保駕護航。
大會主持沈靖南教授總結,感謝各位專家的參與熱情與支持,雖然新冠疫情阻擋了我們的出行,不能面對面互相學習和交流,但疫情仍舊阻擋不了我們學習的熱情。此次會議以線上線下雙結合的形式召開,共有120多位講者發言,吸引遍布全國腫瘤界的2千余名同道在線直播參與觀看。會議內容豐富,精彩紛呈,教授專家針對熱點爭議問題,各抒己見,不僅使骨與軟組織腫瘤診治領域的難點難題得到更深入的探討,更在探討中明確骨腫瘤診治領域未來的重點研究及發展方向。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jiankang/18233.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