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針一線繡出家鄉夢,背著娃繡著花養活自己養活家”,貴州畢節市織金縣正走出一條以民族手工藝產業的新路徑,而這背后離不開依文·中國手工坊的硬核賦能。
據悉,依文集團深入織金縣的333個貧困村,開展了“繡娘培訓”項目,累計培訓1073名繡娘。為深山繡娘成立工坊,承接訂單,通過深山集市的平臺,500余名繡娘的產品得以銷售,增加了繡娘指尖產業的收入,讓她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背著娃繡著花養活自己養活家,讓繡娘們的產品走進了一線商圈,以生活化、時尚化的方式走進了都市。
實際上,產業化之路也需要匹配產業發展模型。依文·中國手工坊數字化產業基地于2023年成立在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平遠古鎮,主要建設內容為四中心一平臺,分別為文旅融合產業示范中心、數字化研發展示中心、手工藝設計研發中心、手工藝全球交易中心;致力于將傳統手工藝的魅力融入現代數字化產業,展現織金縣豐富的文化底蘊和工藝技藝。
在產業基地展廳展示了織金蠟染刺繡手工藝產品,未來還會涉及到織金石藝、砂陶等特色產品,成為織金民族民間文化和傳統非遺文化的展示平臺。通過數字化展示,游客可以親身體驗織金非遺文化與工藝,為織金文化旅游大融合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
除此之外,在突出民族手工藝傳承與發展的同時,依文·中國手工坊也將文旅納入到產業發展之中。如依文·中國手工坊攜手海創數字科技,共同開啟了織金的繡夢之旅。歷時4天,參與者不僅有機會領略到織金洞的壯麗景色,還能深入織金縣小妥倮平安希望小學,與深山教育事業的堅守者蔡倫勇進行對話,為孩子們做出更多貢獻。
正如依文·中國手工坊90后員工王秋雨所言,依文·中國手工坊在織金縣循跡、探索,開啟將苗繡IP化、時尚化、產業化、國際化的探索之路。未來,依文·中國手工坊也將不斷拓展產業發展模式為鄉村振興以及中國民族文化傳承、發展貢獻力量。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hebei/50818.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