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州大頭菜
都說廣西人很接地氣,其實我們的食物名字也很接地氣。在廣西橫州,就有一種看起來有點“土”,名字也有點“土”的蔬菜——橫州大頭菜。
乾隆甲申年間李斗所著《揚州書舫錄》中記有一份滿漢全席食單,其中,滿漢全席(四)——千叟宴中“醬菜四品”(宮廷小蘿葡、蜜汁辣黃瓜、桂花大頭菜、醬桃仁),大頭菜便列于其中。
橫州種植大頭菜有上千年歷史,在乾隆年間就已馳名中外,因其形狀類似佛手,也被稱為“佛手大頭菜”。
橫州大頭菜主要產區在廣西橫州的南鄉、巒城、校椅等鄉鎮,其中南鄉鎮的陳塘村的大頭菜最為著名。南鄉鎮陳塘村位于西津濕地郁江河道邊緣上,清澈的河水與肥沃的土壤中含有豐富的鈣、硒、鉀等礦物質,使得大頭菜品質尤為出眾。
橫州大頭菜個頭奇大,一顆普通的大頭菜可重達3公斤,最大的可達6公斤。經過腌制后,大頭菜呈現出金黃色,纖維含量低,口感極其脆嫩,富含豐富的鈣、硒、鉀等營養元素。其可溶性固體物質含量高,散發出濃郁香氣,口感松脆,素有“土魷魚”之美稱,備受消費者青睞。
橫州大頭菜一般在秋季種植,冬季收獲,制作方法如下:
①收獲后先清洗干凈去泥,然后切成一厘米厚的片狀。
②將這些菜片加入生鹽放入水缸或專用的水池中腌制7至10天。
③腌制完成后,將菜撈出曬干,再加入熟鹽繼續腌制7天。
④這個過程可能重復多次,每次腌制完成后都要曬干表皮水分。
最后,將腌制好的大頭菜貯藏于甕缸內。
由于其耐貯藏的特性,大頭菜也成為橫州民間家庭常備的貯藏美食。
2023年,橫州市大頭菜種植面積達3.11萬畝,產鮮菜9.3萬噸,加工成品菜約6萬噸。橫州現已有多家企業生產加工大頭菜,產品暢銷港澳和東南亞地區。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guangxi/52922.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