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頻繁頭暈無力,原來是心臟上破了個“洞”,2023年12月14日,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簡稱廈心)完成福建首例可降解卵圓孔未閉封堵器植入術,為他無痕“補心”。
陳偉斌主任率團隊開展可降解卵圓孔未閉封堵器植入術。
66歲的陳大叔近一個月來頻頻頭暈,還伴有雙下肢無力、胸口發悶等癥狀,在附近醫院經心臟彩超檢查后,高度懷疑為卵圓孔未閉,為進一步確診和治療,他轉診至廈心。廈心心內科主任醫師陳偉斌接診后仔細評估,患者的顱腦磁共振提示有腦梗塞,但其腦血管并無異常,考慮是由卵圓孔未閉引起的,最終通過經食道超聲檢查明確診斷為卵圓孔未閉,有封堵治療的指征。
“卵圓孔可以說是心臟里的‘小心眼’,它是胚胎時期心臟房間隔的一個生理性通道,若3歲后未融合則形成卵圓孔未閉,是目前成人中最為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異常?!标悅ケ蠼榻B,絕大多數患者卵圓孔未閉因為洞很小,不影響血流動力學和心臟功能,沒有癥狀。但若遇到一些特殊情況,含有微血栓和代謝廢物的靜脈血就會通過這個孔進入左心干凈的血里,引起偏頭痛甚至腦梗塞,它是腦卒中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這種情況下需要做介入封堵術。
據介紹,傳統卵圓孔未閉封堵術所用的封堵器由鎳鈦合金構成,植入人體后封堵器將永久存留于心臟內,有少量的鎳過敏、瓣膜及心臟磨蝕等風險。此外若是后續患者發生房顫,需進行房顫射頻消融或左心耳封堵時,封堵器對穿刺房間隔會有一定影響。由于陳大叔合并多種基礎疾病,不排除今后出現房顫或者心臟瓣膜病的可能,為保留遠期介入治療的手術途徑,廈心團隊決定根據患者的情況采用新型生物可降解卵圓孔封堵器。
該可降解卵圓孔未閉封堵器采用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制成,在成功閉合卵圓孔的同時實現“植入無殘留”。
陳偉斌表示,這種生物可降解卵圓孔未閉封堵器,采用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制成,適應癥和金屬卵圓孔封堵器一樣,植入人體后將起到臨時橋梁作用,引導自體組織生物修復后,逐步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在成功閉合卵圓孔的同時,實現“植入無殘留”,不僅能有效降低心源性卒中發生率,減輕偏頭痛、頭暈等癥狀,還能避免金屬封堵器永久留于體內可能帶來的并發癥風險,且不增加額外的手術時間,同時也為患者保留了經皮介入治療的安全手術途徑。
最終,在心臟超聲及DSA的共同引導下,陳大叔的封堵手術過程順利,術后超聲觀察封堵器位置和形態非常好,無殘余分流。目前,陳大叔現已順利出院。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fujian/47282.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