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春節剛剛過去,新年鞭炮的硝煙味還殘留在空氣中,福建協和醫院心外科的手術室里,已經“奮斗”三個小時的微創心臟搭橋手術終于迎來了最后的縫合。
方冠華主任熟練的打了一個標準的結,剪去多余的縫線,擦干血漬,看著床頭心臟彩超的數據露出了笑容。手術臺上鄭阿姨(化名),也終于在熟睡中呼出了胸口的悶氣。
PART1
一個遲來的手術決定
60歲的鄭阿姨經常感覺到胸悶、胸痛,有時候早上起床的都做都會讓他喘不上氣來。于是,鄭阿姨前往協和醫院心外科的方冠華主任處就診,冠脈CTA檢查呈現明顯的單支血管閉塞,隨時都有可能引發急性心肌梗死及猝死。
面對鄭阿姨嚴重的病情,手術治療已經是勢在必行。然而,鄭阿姨卻遲疑了:手術的風險和對病情的僥幸,都讓鄭阿姨遲遲不愿下定手術的決心。在和家人商量后,春節假期后開診首日,綿延將近兩個月的手術終于確定了下來。
鄭阿姨患有糖尿病,作為自身免疫性疾病,切口愈合不良的幾率更高。更棘手的是,冠心病早期癥狀不明顯,很容易被忽視。鄭阿姨也說不清什么時候開始感覺胸悶胸悶,前降支閉塞時間不明確,考慮到如果閉塞時間過長血管硬化,開通難度很大。
在評估了鄭阿姨的體質和具體情況后,方冠華主任決定采用微創心臟搭橋手術的方法,盡量減小切口,讓鄭阿姨術后能夠更快地恢復。
PART2
一場行云流水的手術過程
手術臺上,僅僅5公分的切口極大地局限了方冠華主任的視野。手術的縱向操作空間很窄,沒有停跳的心臟在手術刀下發出“噗通”“噗通”的聲響。和傳統的大開胸手術相比,微創心臟搭橋手術無疑對于主刀醫生的技術要求更高。
方冠華主任取出鄭阿姨的乳內動脈血管,將狹窄冠狀動脈的遠端和主動脈連接起來,在充滿動脈血的主動脈根部和缺血心肌之間建立起一條暢通的“橋梁”,讓血液繞過狹窄的部分,直接從“橋上”到達缺血的部位,改善心肌血液供應,進而達到緩解心絞痛癥狀,改善心臟功能。
墻上的時針繞行了一圈又一圈,心電圖的低鳴和手術刀具的玎珰響聲,共同譜寫出了生命的旋律。3個小時,在團隊醫生的配合下,手術終于迎來了最后的勝利。
術后第二天,鄭阿姨就已回到普通病房,氣喘、胸悶等癥狀已消失,恢復進展良好。一周后,即可出院。
Q&A
問:禾火 答:方冠華
問:在大家的印象里,冠心病是一種“老年病”。這種說法對嗎?
答:冠心病一般好發于60歲~70歲的人群,其中男性患病率會高于女性。
至于“老年病”,我認為是不準確的。因為現在冠心病的發病人群正在朝著年輕化發展。年輕人的生活作息不規律,有較多的不良生活習慣,比如說經常吃外賣重油重鹽、工作生活中精神的壓力大、吸煙酗酒、晚上熬夜通宵等對心臟造成負擔都加劇了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問:按民間的說法,冬春交替的時節是老年人冠心病“難熬”的季節,這種說法有道理嗎?
答:有一定的道理。我們的血管會隨著外界溫度的改變發生熱脹冷縮的變化,如果氣溫太低沒有做好保暖,血管急劇收縮可能會導致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出現心肌缺血、缺氧現象,對于冠心病患者傷害很大。所以說,不只是冬春交替,冷熱變化大的季節,對于冠心病的潛在人群或患病人群都不友好。
問:那冠心病一般有什么癥狀呢?老年人的有什么特別的注意的癥狀嗎?
答:早期的話癥狀不太明顯,在飽腹后或中強度運動后,會有氣緊、胸口憋悶、疼痛。60歲以上的人群血管硬化,如果有“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類基礎疾病,更是要警惕。
問:現代很多人都有做過體檢,那冠心病可以提前檢查出來嗎?要做哪些檢查呢?
答:可以的。早期的冠脈狹窄有一定的幾率檢測出來。心電圖、心臟彩超建議每年做一次,冠脈CT造影建議每兩年做一次。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fujian/34807.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