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面臨需求的打擊、供應鏈重塑危機、新造車大變局,不少旁觀者開始產生質疑,傳統車企會不會過不去此坎?本期鳳凰網汽車《向上+》,對談沃爾沃汽車大中華區銷售公司總裁欽培吉,從時下爭議的躺平與內卷,聊到品牌與年輕人如何產生共鳴;從傳統經銷商到底是不是負擔,聊到車企改革該另起爐灶,還是徐徐圖之。而沃爾沃欽培吉又將做出怎樣的回答呢?
過去3年,有一樣東西,損耗特別嚴重,就是安全感。車業尤其進入Hard的模式。
成立95年,來自北歐的沃爾沃,恰恰以“安全”概念立命,他們怎么理解當下的課題?來自幸福指數很高的北歐“安全感”,能否帶來一些解題思路?
短期挑戰VS長期節奏
為了規避防疫政策風險,鳳凰網汽車從北京出發,欽培吉先生從上海出發,在廣州會合,才達成訪談。
這樣城市之間挪騰,已經成為車業出差的基本操作。但是有些風險,卻不容易通過主觀努力解決。
“前期是供應問題,后期也有需求問題。”上半年分車型來看,沃爾沃的主力車型XC90、XC60與S60市占率穩健,同比均實現了正增長。其他小車型則受到供應困擾。向更高端傾斜是保供應的一種策略。
6月以來,隨著疫情復蘇與政策向好,沃爾沃快速推出購置稅相關政策,業績強勁反彈,環比增長73.9%,遠高于乘用車市場整體42%。達到1.64萬臺銷量,排名超越雷克薩斯,位列豪華品牌第五。
“下半年,相信(我們)能夠把缺口補回來。”欽培吉直言,對整個汽車行業來講,需求的下滑始終是一個比較大的挑戰。
他認為,刺激政策并沒有真正拉動整個市場,只是把銷售節奏往前推了。與疫情前相比,6月份的車市并沒有大爆發,只是回到了正常水平,這和以往不一樣,沒有帶來真正的增量。
“下半年整個汽車市場我不覺得增量會出現,只希望大盤能穩住”,他總結道。
更長期來看,沃爾沃品牌正在面臨與所有的主機廠相同的共性問題——如何應對電氣化時代的變革。
欽培吉指出,在2022大熱的插混市場,沃爾沃XC90、XC60、S90、S60都布局了相關產品。目前,插混產品在全球銷量占比已經超過了30%。
沃爾沃布局電動化比較早,2025年目標是純電的銷量占一半,2030年要大面積轉向純電的銷售。
“目前電動化推進節奏符合我們的預期,但是中國市場的變化更快。”
因此,沃爾沃計劃在明年亮相四款電動車型,均瞄準主流市場。2023年,也將會是沃爾沃的電動化大年。
渠道變革不盲目:取長補短
“280家經銷商本來就是我們的財富,肯定不是一個負擔。”
在欽培吉看來,渠道變革的關鍵詞,是直營與經銷商的「融合」,而不是盲目跟風。
目前,沃爾沃在插混車型中試水代理制模式。并行帶著經銷商一起轉型,向他們做出示范,在帶動渠道中花費了大量精力。
因此,沃爾沃目前的規劃,是在一、二線城市主要布局直營模式,而經銷商更多采用代理制模式,也就是“一口價,無庫存”。但目前來看,在三四線城市銷售與交付,更了解當地市場當地經銷商,反而更有優勢。
“4S店一旦完成100%的標準化之后,和直銷就是一回事了。”
欽培吉以經濟學中經典的社會化分工理論舉例。他表示,在討論任何業態的時候,都是從商業的價值鏈分工角度來進行考量,“不可能有一家企業,從最頂端吃到最下端。”
對于未來業態,欽培吉認為:“像造車新勢力,現在可能已經有幾百家商超了。后續,他們也可能在全國建100-200家4S店,或者是交付中心。成本核算下來,商超還是比4S模式要高一些”。
當渠道轉型走入深水區,行業內尚未看到成功先例,很多都是自己嘗試。
“在跟新勢力的對比里,(沃爾沃)得到了很多的啟發。”比如直售團隊,一口價的購車體驗,帶給消費者的感知是比較好的,讓車企看到另一種接觸客戶的可能性。
商超店的模式,則是提供給用戶在日常消費過程中,更多了解品牌的場景。在用戶還沒有出現購買欲望的時候,就開始做品牌心智的深度植入。
“包括商超店,使用的電子設備工具都不一樣。”在商超等新渠道,沃爾沃要“盡快向新勢力學習”。包括直售人員的薪酬體系、輔導方式和業務流程等等。
現在的沃爾沃,處于平衡當中:“對于油車,經銷商目前還是有很大的依賴,需要在這個時間內做出過渡。”
2022年上半年,沃爾沃銷售渠道進一步擴張和提升,經銷商總數增至289家,半年新增10家城市中心店。未來,沃爾沃依然以4S店為主要渠道,到2022年底將新增25家城市中心店和1家直營店。
盡管有大刀闊斧的渠道變化,但到目前為止,沃爾沃并沒有大規模的組織架構變動。
欽培吉透露,在內部討論過程中,沃爾沃得出的結論,是“2025年,可能我們的電車要占我們銷量的一半,所以沒有必要成立另外一個部門,可能兩三年以后,要整個公司轉型,而不是切一塊出來獨立轉型。”
目前,沃爾沃成立了直售部門。配置的人員不多,但該部門的職能,是驅動沃爾沃原有的所有部門,比如銷售策略、銷售團隊及市場策略等部門。他直言,在理想狀態下,兩三年后,原有的職能部門,應該能夠轉型為To C部門。
新語境下談安全感
在對壘新勢力中,沃爾沃希望行業可以摒棄二元思維。傳統不應該成為貶義詞,反而代表著優良傳承。對沃爾沃來說,燃油時代的經驗,是Traditional(傳統),而非Conventional(守舊)。
沃爾沃95年以來一直是主打安全,還有一些衍生的概念,比如說健康、可持續、環保。這些理念并沒有過時,尤其疫情時候,反而正是時下所需的。
在電氣化時代,傳統品牌的元素能夠傳承過去的有多少,這個誰也不知道,因為很多新勢力現在占據的主流聲音就是說“我是全新的”,在定位上人為和所有的主機廠劃清了一個界限。
“消費者最終的訴求,不可能是買一輛電動車。將來可能所有的品牌都有訂單產品,用戶依然會選擇最符合自己品牌調性的。”
所以,從前兩年,沃爾沃就開始講在浮躁的時代下,如何關心自己內心的一些需求,打造一些新的主題,比如“唯愛與生命不可辜負”。
在新的語境下講品牌故事,沃爾沃的內涵依然沒有變。“疫情兩年多,越來越多的人對安全和健康的追求越來越清晰,更容易和品牌有情感共鳴。”
在新時代,很多燃油車品牌訴求點依然會存在。像沃爾沃這種講究安全和健康的品牌,也會有自己的擁躉。
讀懂年輕人,不“諂媚”
“很多品牌在講,一定要年輕化。最后發現,年輕化成為一種臉譜。”
欽培吉坦率地承認,沃爾沃消費者目前的主要年齡是30歲到40歲之間的一些城市精英人群。所以他們在年輕化上有所為,有所不為。
有些其他品牌認為,贊助電競、跳街舞或夜店風就是年輕化。而沃爾沃希望,能夠走進年輕人的思想。
“他們對于這個世界,對于這個社會有自己清晰的認識。品牌希望能和他們形成共鳴。”
沃爾沃品牌希望與堅持獨立思考,清晰規劃未來并認識社會的年輕人們產生共鳴,“希望走進年輕人的思想”。如果標簽化,這個群體可以被稱為“高知”。
“我們不希望在對外傳播上動搖我們品牌定位的根基。但是在傳播渠道上我們會不斷地年輕化,我們在試圖說年輕人喜歡聽的語言。”
在轉型中,公司內部管理也需要活力。因此,沃爾沃正在加大引進年輕人的比例。他表示,沃爾沃內部90后和95后員工占比也較高。在與90后群體共事時,會發現幾乎沒有包袱,什么都可以嘗試,也有很強的學習能力。
欽培吉表示:“歡迎跨行業的年輕人,尤其是剛畢業或畢業一兩年的年輕同事加入我們。”一方面是給年輕人機會,另一方面也可以為傳統組織增加更多新鮮血液。他指出:“尤其在電氣化轉型時代,這是必需的。”
不要躺平,去體驗
在訪談最后,欽培吉毫不吝嗇的分享自己作為應屆生時的求職經歷。1999年,欽培吉大學畢業時,正經歷東南亞金融危機的第二年。當時,幾乎外企都停招,尤其是日韓外企。“只能是先就業再擇業,始終是這個辦法。”
對于職場新人來說,最重要的,是在工作中尋找對個人的「增加值」,而非討論薪資到底是一個月四千還是五千。傾聽內心的聲音,選擇一份事業,根據方向,補齊能力,所以一份工作,最重要的是對之后十年、二十年的成長是否有經驗的積累。
他說,“只要這份工作對自己有增加值,就應該去嘗試。”
在訪談的最后,欽培吉傳遞了自己對于年輕人躺平的看法。“其實人生就是來體驗的。你躺平了就錯過了整個人生。難走的路往往不擁擠,而且更容易領先。”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finance/36067.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