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汽車銷量從2018年開始出現下滑,自2020年起,更是隨著疫情將消費周期拉長,從增量時代步入存量時代。新的商業環境下,越來越多的汽車廠商和經銷商認識到,其競爭優勢的基石從產品、技術走向了客戶端,能否建立科學的客戶體驗管理體系,以客戶需求為中心去指導業務,變得空前重要。
客戶體驗管理公司卓思的公開資料顯示,客戶體驗管理的核心步驟分為:客戶旅程和體驗設計、體驗監測和分析,以及體驗改善。其中,客戶旅程地圖作為體驗測量與洞察的開端,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企業忽視了這個部分,就會陷入“干到哪兒算哪兒”,“干不下去了推倒重來”的窘境。
卓思將汽車行業的客戶體驗旅程地圖分為客戶洞察、繪制客戶價值情感曲線以及打造峰終體驗三大步驟,其完整架構由旅程階段、客戶旅程、客戶場景、客戶需求、客戶行為、客戶觸點、客戶情感、客戶痛點等十個要素構成。
客戶體驗旅程地圖模型
(來源:MaxInsight卓思)
在上述十個要素中,卓思建議重點關注三個。
一是明確客戶場景,這是串聯客戶體驗旅程的核心要素,也是客戶需求分析和痛點洞察的起點。以客戶初次到店接待為例,傳統的服務流程包括入店前溝通、客戶到店和接待三個流程,涉及許多細分崗位——這種相對復雜的流程和分工很可能給客戶帶來“我不是預約了嗎?怎么還沒人管我?”的不良體驗。經銷商如果能夠從管理上整合不同部門、不同崗位的工作人員,實現客戶入店前的信息共享,協同完成客戶引導、歡迎、接待等一系列動作,無疑會給客戶帶來更好的初次進店體驗。
(來源:MaxInsight卓思)
第二點是機會分析,所有經銷商都不是資源無限,需要準確地找到客戶體驗旅程中能夠滿足客戶需求,為客戶帶來極致情緒體驗,亦或是客戶體驗中最痛或比較痛的“性價比最高”機會點。在此基礎上,細致分析客戶在各個觸點上的情緒表現,再將其放入相應場景中,即可清晰找出客戶情緒的“高光點”與“至暗點”,從而有的放矢地維護客戶體驗悅點、改善客戶體驗痛點。
最后,經銷商需要基于相應的機會點,有針對性地搭建服務動作體系,對服務動作、流程、細節保持高度的規范要求,并為員工打造個性化、長效的服務管理措施,才能更好地打造令客戶難忘的優質體驗。
卓思認為,創建客戶體驗旅程地圖是一項組織的變革,不僅僅是一個項目或一個流程的優化,任何孤立的、單獨的任務步驟都不能實現對客戶體驗管理的全面賦能,無法為經銷商帶來實際的收益。汽車經銷商應該應從管理上整合不同部門、不同崗位的工作人員,從組織上協同主機廠、區域,對各大步驟做到循序漸進、梯次展開,才能實現客戶體驗旅程地圖的全面打造,實現客戶體驗管理的閉環。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finance/28274.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