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奮斗的人生 抒寫人生的飛揚 奮進的堅持——立足之地
又是一年木棉花開,一年又一年中深圳步入不惑。40年的披荊斬棘,深圳一次又一次走在前列。沒有人會料想到,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持續至今。人生有幾年,不得知,但抗疫已三年。
2022年3月全國疫情卷土重來,很多人都沒有料想到,深圳這座擁有2000多萬人的超大城市會按下暫停鍵。往常繁忙擁堵的街道,一下安靜了下來。
同樣,在四十年前,也許我們并不能設想如今的深圳。昔日一個沿海的“小漁村”,從對標香港到吸引全球的目光,發展成為中國幾個重要的超一線城市中的一員,任何的崛起都不是輕而易舉的。
從“摸索探路,外引內聯,集聚力量”到“經驗積累,調整發展,外向經濟”,深圳人以“ 開拓、創新、團結、奉獻”的實干精神,摸著石頭過河,創出一條發展新路;從“提升產業,創新優勢,跨越發展”到“科學發展,循環經濟,自主創新”,深圳人以“敢闖敢試、開放包容、務實尚法、追求卓越”的特區精神,用先行示范區建設的生動實踐和豐碩成果,譜寫出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
深圳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市場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目前,深圳市市場主體躍上380.4萬戶,市場主體活躍度達75.8%,總量和創業密度繼續穩居全國第一。種種數據表明,作為“敢爲人先,敢闖敢試”的深圳,其高質量發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標桿、可持續發展先鋒的戰略定位得以彰顯。
從深圳經濟特區誕生伊始,法治就深深鐫刻在特區發展的基因里,成為護航深圳騰飛的“定海神針”。
2020年8月,《人民日報》刊發了中央依法治國辦關于第一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地區和項目命名的決定,深圳榜上有名,榮獲“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稱號,成為首批獲評的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地區。
疫情仍然嚴峻,對于疫情的常態化防控,作為海陸空鐵俱全的口岸城市,深圳的疫情防控工作壓力層層疊加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深圳再一次呈現優勢,利用深圳科技優勢,一方面始終以開放的姿態保持口岸“開門防疫”,保持“客通貨通”;一方面,強化閉環措施落實……在戰疫的過程中,深圳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空間搶時間”,盡最大努力維護市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和切身利益。
深圳,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先行示范區、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城市,不斷探索疫情常態化下超大城市共存共榮的發展之道,利用好大數據,精準防控,以智慧城市為抓手,成為全球智慧城市的典范。
深圳一路走來,是傳奇,是歷程,是經歷。
深圳印記,記錄下抒寫傳奇的萬千普通深圳人在平淡生活中的熱血奮斗史;更印照著千千萬普通深圳人在這片共同富裕的精神沃土上譜寫新的傳奇。
深圳印記--致敬傳奇中的普通人,在平淡中繼續創造傳奇!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