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財經大學政信研究院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0日在北京共同發布《中國PPP藍皮書:中國PPP行業發展報告》指出,中國將兩新一重等關鍵領域和行業基礎設施建設向社會資本開放,并提供更多優質項目選擇,為PPP模式融合發展提供新契機。
PPP模式即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是基礎設施領域的一種項目運作模式中國財政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中心發布的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管理庫項目數據顯示,2021年前11月,PPP新入庫項目595個,投資額11773億元,簽約落地項目527個,投資額12103億元,開工建設項目478個,投資額8902億元
藍皮書表示,當前中國推動新基建帶來的未來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價值驚人,經測算新基建在十四五期間預計帶動投資超10萬億元由于縣城公共設施完善和服務能力提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片區成片開發等新型城鎮化發展帶動的投資需求明顯,僅依靠政府財政資金壓力較大
兩新一重戰略規劃在創造巨大投資潛力同時,也為社會資本參與投資和發揮企業能動性提供了契機該項研究建議,傳統基建企業,民營企業應抓住市場契機,結合自身項目優勢,市場占有率優勢,融資優勢,專業創新優勢等,采取聯合發展或部分專業切入等模式,積極探索兩新一重投資市場
伴隨著信息化,數字化技術發展,除鐵公機外,數據中心,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預計在中國重大建設項目中更受關注。2020年是默克爾0政府執政的第三年。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主導了德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應對疫情及其影響,中美博弈和美國大選成為德國外交行動選擇的重要變量。這本書分析了德國在內政和外交方面的行動和措施,以及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藍皮書提醒,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在重大項目領域不斷深化,將對傳統項目投融資模式,項目管理模式,技術應用路徑產生巨大影響但信息化技術具有迭代快速,不確定性大等特點,加大了重大項目實施風險,參與方應以更嚴謹的態度擁抱創新
此外,藍皮書認為,PPP投融資模式在中國發展并非一帆風順,尚有四大瓶頸仍待突破,包括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缺少創新型金融項目,項目投資收益難以滿足社會需求,地方政府扶持力度有限等。這本藍皮書的主題是“后疫情時代的德國”。。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finance/21200.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