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朱彤
學術主持:羅伯特·摩根
展覽日期 Duration
2021.10.3~2021.10.17
11:00~18:00
展覽地點 Address
北京市朝陽區亮馬橋路48號四季酒店二層
幻藝術中心
西風東水
“人們漸漸發展出這樣的信念,即前衛藝術真正的和重要的功能不是‘實驗’,而是發現一條在意識形態混亂暴力中使文化得以前行的道路。”1
諾亞方舟 Noah's Ark Series 2012
400 cm × 1160 cm
亞麻布 油彩 Linen, Grease Paint Quadruple Paint
欲望風景 Desire Scenery 2016
476 cm × 135 cm 紙本 丙烯 Linen Paper, Propylene
秦風的作品充滿超維度的智慧,充滿對人內心的關注,在人類文明或意識形態的“增熵”過程中,多元化在重構世界觀的同時又在瓦解彌足可貴的藝術靈暈。后自然主義帶給人們在觀念上的重建,似乎需要我們重新審視他筆墨下的“風景”。
墜落的天使系列 Falling Angel Series 2012
直徑 Diameter 300 cm 亞麻布 丙烯 Linen Cloth, Propylene
繪畫的書寫性之二 The writing of painting two 2016
96 cm × 180 cm 亞麻布 丙烯 Linen Paper, Propylene
我們相信秦風的繪畫首先是具有音樂性的。他的作品的是無限趨于音樂的——這種被沃爾特?佩特一直交贊的理想的藝術門科,并聲稱“音樂這門藝術最大程度的實現了這種藝術理想,達到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統一”2。秦風在作品中所彰顯的形與勢,在目的和手段、內容與形式、主題和表達方面互為有機部分,彼此完全滲透;其次,在氣韻與張力上平衡且交相輝映的同時,又極具一種“富有想象力的理性”;再者,我們從其作品在空間的呈現中,又能感受到每種想法和感覺又與其可感知的相似物或者象征物孿生存在。這種思想也不僅僅體現在西方的美學之中。早在《禮記》中,先人就提出“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薄岸Y”和“樂”,不可分開,是天地萬物的秩序,是秦風筆下的“陰陽”。在藝術家的漢字書寫系列中,我們能感受到音樂與詩歌的互文,那是中國山水詩中表達的音樂境界:“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虛?!? 秦風從自身原本的界限中部分偏離出來,而兩種藝術不是取代彼此,而是為彼此提供新的力量。
繪畫的書寫性/上下
The writing of painting/Up and Down 2016
117 cm × 236 cm 亞麻布 丙烯 Linen Paper, Propylene
天物 Celestial Serles Series 2020
60 × 130 cm(單幅 Single piece)
紙本丙烯 Linen Paper, Propylene
繪畫的書寫性/念 Thewriting of painting/Thought 2019
146 cm × 330 cm 亞麻紙 丙烯 Linen Paper, Propylene
我們同樣可以在秦風的作品中看到中國水墨由傳統走向現代的應證。西方現代主義是繪畫是逐步走向平面化的過程,中國傳統繪畫的出口或許應是秦風作品之中的面貌——他既接引了西方現代主義繪畫的筆法,又融合了東方禪宗的哲學思想。秦風的作品是這兩者融匯的載體,恰似一對螺旋分子結構,構成了他作品的DNA序列,讓我們消解了對西方現代主義意識形態的疑惑,又打破了對佛教禪宗的刻板印象,從而開始思考禪宗與當代藝術的全新關系語境。展覽“西風東水”,來源于藝術家在2012年創作的同名作品,這件作品的題目與本次展覽形成時間上的偶合以及對仗關系,除此之外,更是如上這層關系中的點睛之筆,充滿神秘主義色彩,并在哲學、風水學、宗教學與藝術家創作脈絡在各個層面的雙關語。
繪畫的書寫性之三 The writing of painting three 2020
97 cm × 180 cm(單幅 Single piece)
亞麻布 丙烯 Linen Paper, Propylene
繪畫的書寫性/無 Thewriting of painting/Nothing 2019
146 cm × 162 cm 亞麻紙 丙烯 Linen Paper, Propylene
繪畫的書寫性/中 2019 The writing of painting/Middle
146 cm × 214 cm 亞麻紙 丙烯 Linen Paper, Propylene
秦風作為藝術家和學者,對國際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秦風不僅對傳統精神進行了發揚,對于西方繪畫有著獨到的理解。從塞尚之后,藝術家們開始重視繪畫的筆法與其精神,減弱繪畫的故事性從而增強其繪畫性,即我們所說的筆墨。恰如八大山人所說:“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極簡的畫面內核是高度的精神性的凝練,并飽含情感。從新疆到柏林,再到紐約,秦風在世界各地的巡禮,使得地緣政治性在其作品之中的顯現似乎關乎每一個個體但又具有普世意義。作為生長在新疆的藝術家,在秦風的作品中,能看到多元文化、民族交融凝結而成的力量,也能洞見振聾發聵的時代之聲,每一筆的揮灑中,都兼顧對浪漫的克制與自由的揮灑,我們甚至不能對此妄下定義,以此勘正東方世界在后殖民主義語境下“他者”的話語權,這是超越了種族、民族的文明的共振。從自在藝術的至高境界上,中西方藝術自會臻于通會之境。
繪畫的書寫性/道生一
The writing of painting/Life of tao 2017
140 cm × 500 cm 亞麻布 丙烯 Linen Paper, Propylene
欲望風景之七 Desire Scenery Seven 2022
80 cm × 230 cm 紙本 丙烯 Linen Paper, Propylene
繪畫的書寫性 The writing of painting 2018
117 × 236 cm 紙本丙烯 Linen Paper, Propylene
回到身體書寫的角度。時間追溯至上個世紀40年代的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的時代正在二戰后和冷戰的夾縫中重新思考繪畫與世界的聯系。正如巴內特?紐曼在宣言中所提到的共識:“在世界廢墟上發生的這場道德危機,已經不再有什么仍然繪畫舊事情的可能性?!币惨嗳绲聨鞂幩f:“要畫在畫布上的絕不是一幅圖像,而是一個活動”。處于世紀變革之中的藝術家,試圖將人類與真實的自然和人的真相重新進行關聯。他們不再強調以故事、宗教等具體主題的繪畫之中的敘事,而是強調形式要素中的形、色、線、面的“純抽象”本質,要求“任意、充分地發揮自我”,藝術家們竭盡所能運用各種技法和工具,從而將筆墨發揮到最佳。而這種形式要素恰恰在時空意義上與傳統國畫的潑墨形成歷史性的對應。我們時常有感于秦風在超大尺幅作品中的驚人毅力。身體的爆發力實際是將所有氣韻凝結于筆尖,雖然在表面上看到的是身體的發力,其“氣”往往貫穿于身體內部,形成一股洪荒之力。但是最終呈現于世人面前的,卻是舉重若輕的從容不迫,是一種高于一切人為可控的技術層面的視覺經驗,這種氣質與西方藝術所追求最為抽象和高級的神性有某種相同之處,但底層基因卻又是截然不同的。
閏月 Leap Month 2021
140 cm × 140 cm (單幅 Single piece)
亞麻紙 丙烯 Linen Paper, Propylene
文明景觀 Civilised landscape 1996
140 cm × 200 cm(單幅 Single piece)
布面油畫 Canvas painting
欲望風景系列 Desire Scenery Series 2015-2017
160 cm × 75 cm(單幅 Single piece)
紙本 丙烯 Linen Paper, Propylene
最終,藝術還是要回歸信念,直抵本心。秦風踐行的“后現代水墨”之道路是多元且復雜的,但又是表現力極強的。他在畫布上的“活動”使我們看到了一個藝術家探索真理的痕跡,這不完全是繪畫性和觀念性之間簡單的二元博弈。秦風的作品天然去雕琢,從時代之中走出,在歷史中追本溯源,曾筑起歌劇一般恢宏凝固的建筑,從藝術的精神世界中生長開花。心之所向,步履以往,用行動的繪畫而不是語言,藝術家正在重建內心深處最寶貴的精神高地。
文/朱彤
注釋:
1 克萊門特·格林伯格(美),《藝術與文化》,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 沃爾特?佩特(英),《文藝復興》,“音樂法則”,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3 嵇康(三國) 《贈秀才入軍·其十四 》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藝術家秦風接受采訪
策展人朱彤接受采訪
主辦方代表-永樂文化創始人趙旭接受采訪
展覽現場
藝術家介紹
秦風,北京當代藝術館創辦人,哈佛大學當代藝術研究員,曾客教于柏林藝術大學及中央美術學院。秦風在歐美獲得多項藝術獎項及國家藝術貢獻獎,作品以「后現代水墨」而著稱,是世界各地博物館及國際頂級藝術機構收藏作品最多的當代藝術家之一。
作為一個橫跨東西方文化的藝術家及學者,秦風的作品詩意般地兼容了西方表現主義哲學的浪漫與中國水墨的氣韻,通過多媒介研究創作,傳統與現代材媒的研發與應用,使形式語言和表現語言更具東西文化精神品格的兼容,構建并形成個人獨特的語言和風格。
獲獎Awards
秦風作為藝術家和學者,對國際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獲得了全國美展創作獎、柏林市政府獎、波士頓國際藝文獎、道格拉斯基金會新世紀獎&國家貢獻獎等若干獎項。
機構收藏Selected Institutional Collections
大英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波士頓美術館,加利弗尼亞州亞太博物館,美國福特基金會,邁克道拉斯基金會,洛克菲勒基金會,中國國家博物館,哈佛大學FOGG美術館,耶魯大學美術館,史密斯學院美術館,法國國家基金會,喜馬拉雅美術館等數十家博物館、藝術機構及近百個人收藏。
部分個展 Selected Solo Exhibitions
2020
從天而降《神殤》 大皇宮博物館 (米蘭)
秦風個展Volta藝博會 (紐約)
2019
遇見時空 Crossing Art畫廊 (紐約)
2018
斯坦福大學藝術中心“零界”展(加州)
2017
“邂逅天使”圣凱瑟琳大教堂個展(漢堡)
“憧憬”G7特邀展(博洛尼亞博物館) 佩斯畫廊(紐約)
2016
威尼斯建筑雙年展“秦風特展”(圣喬治教堂)
Ben Brown Fine Arts(香港) (Hong Kong)
臺北亞洲藝術中心(臺北)
Taipei Asian Art Center (Taipei)
Masterpiece 博覽會(倫敦)
Masterpiece Expo (London)
Milton畫廊(倫敦)
Milton Gallery (London)
2015
“秦墨風尚”上海紐約大學美術館開館展(上海)
瑞士巴塞爾藝術中心(巴塞爾)
瑞士圣?烏爾班當代藝術博物館(盧塞恩)
2014
貝肯藝術中心(紐約)
Ode to Art (新加坡 Singapore)
紐約州柯恩藝術中心(紐約)
香港世界畫廊(香港)
上海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秦風特展”(上海)
2013
Goedhuis 現代藝術畫廊(倫敦)
Ethan Cohen 畫廊(紐約)
2012
上海美術館(上海)
佛羅斯特美術館(邁阿密)
克羅亞洲藝術館(達拉斯)
2011
Ethan Cohen 畫廊(紐約)
瑜舍畫廊(北京)
北京藝博會特邀展(北京)
上海藝博會特邀展(上海)
2009
佩斯畫廊(紐約)
上上國際美術館(北京)
2008
哈佛大學(波士頓)
北京當代藝術館(北京)
Goedhuis現代藝術畫廊(紐約、倫敦)
Nicholas Robinson畫廊(紐約)
2007
Raab畫廊(柏林)
Goedhuis 現代藝術畫廊(紐約、倫敦)
Ethan Cohen畫廊(紐約)中央美術學院(北京)
2006
北京現代美術館(北京)
Townhouse畫廊(開羅)
2005
Goedhuis現代藝術畫廊(紐約、倫敦)
2004
Raab畫廊(柏林)
精藝軒畫廊(香港)
2003
紐約亞洲博物館(紐約)
Ethan Cohen畫廊(紐約)
2002
Tao Water畫廊(馬薩諸塞州)
海上山國際藝術中心(上海)
2001
邁克道拉斯基金會(新罕布什爾州)
Revolving博物館(波士頓)
亞洲文化中心(紐約)
德國外交部(柏林)
2000
Trmont畫廊(波士頓)
1999
馬丁路德大學畫廊(威登伯格)
1998
Raab畫廊(柏林)
1997
Tacheles畫廊(柏林)
1996
Benario畫廊(柏林)
1995
海牙文化中心(海牙)
1994
中國職業畫家作品陳列館(北京)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finance/14496.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