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獲悉,為充分發揮巨災保險在巨災風險管理體系中的作用,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將推進全國統籌,各方參與,市場化運作,全方位保障的巨災保險制度設計,切實為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障。
最近幾年來,伴隨著疫情,氣候變化,以及人類活動的深刻影響,自然災害變得頻繁,頻繁,高發巨災保險作為防范和化解各種災害風險的市場化機制,在風險管理,經濟補償,資源調動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也是保險業惠民惠農的重要舉措之一
據中國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回顧最近幾年來的自然災害,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保險業共賠付16.2億元,占直接經濟損失的13.9%,在2013年的臺風費特中,保險業賠付超過64億元,占直接經濟損失的10%以上今年7月,河南出現了強降雨日前,河南保險業共收到理賠52.25萬件,預計損失124.32億元,占直接經濟損失的11%以上,賠付77.4億元
據記者回顧,2016年7月,原保監會指示保險業建立以地震風險和群眾住房為抓手的全國性地震巨災保險制度五年來,地震巨災保險累計賠付7374萬元,為全國1554萬戶家庭提供巨災風險保障6125億元
此外,根據地方災害特點,中國銀保監會指導地方巨災保險試點項目在全國15個省市落地,覆蓋范圍延伸至臺風,洪水等災害,保險責任覆蓋政府救助責任,形成綜合風險解決方案如2018年至2020年,廣東巨災保險累計賠付9.84億元,為災后恢復重建提供了重要經濟支撐
保險在災后經濟補償和恢復重建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該負責人表示,通過河南的暴雨,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國巨災保險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巨災保險產品還不夠豐富,針對臺風,洪水,強降雨等城市洪澇災害的保險保障還不夠完善,多層次風險分散渠道尚未建立,行業風險管理能力有待提升,缺乏保險意識,家庭財產保險等險種覆蓋率低,巨災保險在巨災風險管理體系中的作用不足
今年7月河南暴雨引發的災害已經達到巨災保險的承保范圍中國保險協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委員吳禮鑫告訴人民網,巨災保險是指地震,颶風,海嘯,洪水等自然災害造成的巨大財產損失和嚴重人員傷亡的風險,巨災保險制度是用來分散風險的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保險與養老研究中心主任朱在接受人民網采訪時表示,從國家層面來看,巨災保險在覆蓋面,覆蓋面,保險立法等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他建議,應推動引入致災面更廣的巨災保險,進一步豐富巨災保險制度保障內容,盡快引入《地震巨災保險條例》,完善巨災保險立法,建立多層次巨災風險分散機制
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中國銀保監會將統籌規劃,各方參與,市場化運作,全方位推進巨災保險制度設計
具體來說,一是統籌推進,推動將臺風洪水納入巨災保險體系,完善配套政策,豐富中國特色巨災保險理論體系,定好發展方向,二是深化協作,探索建立跨部門,跨行業的協同共享機制,推動建立統一的災害數據管理系統和巨災風險數據庫,形成聯合發展合力,三是高效運營,充分調動行業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升科技賦能水平,推出線上服務平臺,巨災模型等工具,加快發展步伐,四是綜合保障,持續提升巨災保險承保能力,探索建立全國統一的多層次風險分散機制,創新豐富多發災害巨災保險產品。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finance/13195.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