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記者沈偉
在8月26日舉行的廣州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廣州港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黨組成員袁岳發布了《廣州港口與航運十四五發展規劃》袁岳介紹,到2025年,廣州港力爭實現港口貨物吞吐量6.8億噸,集裝箱吞吐量2800萬標準箱,集裝箱班輪航線260條,其中國際航線150條,進一步鞏固了廣州港作為世界大港的地位和影響力
記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間,廣州港貨物吞吐量國際排名上升2位,升至世界第4位,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發展大局提供了重要支撐十四五期間,廣州港將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鞏固提升國際航運樞紐地位
具體而言,廣州港將構建以南沙港區為核心,黃埔新港,新沙港區為重點,內港區,內陸港區為補充,分工合理,功能鮮明的港口發展格局,逐步發展成為以集裝箱,食品,能源,滾裝船為重點的綜合性港口。
同時,廣州港將加快推進南沙港區四期工程,南沙港區近洋碼頭工程,南沙港區糧食及通用碼頭擴建工程,新沙港區11—12號通用泊位工程等專業化貨運碼頭建設廣州港胡大島周邊公共航道工程和龜山錨地擴建工程開工建設,重點推進廣州港20萬噸級航道工程相關工作
在暢通物流通道,發展多式聯運方面,廣州港將加快南沙港鐵路及配套場站建設,推動南沙港集裝箱碼頭,南沙港糧食及通用碼頭與南沙港鐵路設施對接打造以南沙港為樞紐,海聯通世界各國,陸輻射中國西南,向西歐,中亞延伸的國際物流通道,打造灣區新絲綢之路通道國際集裝箱海鐵聯運品牌
此外,南沙港區將繼續鞏固與珠三角地區內河港口的駁船運輸,拓展與西江,北江內河碼頭的駁船運輸,促進汊河聯動,河海互動大力推進灣區一港通,發展江海聯運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廣州港將更加注重建設智慧,綠色,安全的港口廣州港將充分借鑒南沙港四期智能碼頭建設經驗,大力推進5G,北斗導航,區塊鏈,大數據,智能感知,物聯網等關鍵技術在港口設備中的應用,建立港航一體化數字化平臺,大力推進港口二氧化碳峰值排放和碳中和,加強港口行業新能源規劃布局,大力推進清潔能源動力船舶及配套供能設備建設,推廣岸電使用
未來五年,廣州港將深化與53個國際友好港口的交流合作,聯合粵港澳大灣區港口城市,共同打造國際國內港口航運交流平臺,提升粵港澳大灣區港集團在全球航運網絡體系中的地位和影響力。
本文地址:http://www.dayishuiji.com/finance/10575.html - 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上述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故本網對其真實性不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網站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